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 设计指标要求 | 第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偏置抛物面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 第14-23页 |
2.1 单偏置抛物面天线的研究 | 第14-16页 |
2.1.1 单偏置抛物面天线结构及原理 | 第14-16页 |
2.2 抛物面天线辐射场的分析方法 | 第16-22页 |
2.2.1 常用分析方法简介 | 第16-17页 |
2.2.2 面电流法求解抛物面天线的远区辐射场 | 第17-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馈源的分析与设计 | 第23-37页 |
3.1 抛物面天线馈源的选择原则 | 第23页 |
3.2 双脊喇叭天线的原理与设计 | 第23-30页 |
3.2.1 脊波导的原理 | 第24-27页 |
3.2.2 脊波导及馈电部分的设计 | 第27-28页 |
3.2.3 喇叭部分的原理与设计 | 第28-29页 |
3.2.4 喇叭加脊部分的原理与设计 | 第29-30页 |
3.3 双脊喇叭模型的仿真与优化 | 第30-36页 |
3.3.1 X波段馈源天线的仿真结果 | 第30-32页 |
3.3.2 C波段单元馈源的仿真结果 | 第32-33页 |
3.3.3 S波段单元馈源的仿真结果 | 第33-35页 |
3.3.4 L波段馈源天线的仿真结果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偏置抛物面天线馈源偏焦的分析 | 第37-60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抛物面天线馈源偏焦的分析 | 第38-39页 |
4.3 馈源的偏焦对次级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39-45页 |
4.4 馈源相对位置的确定 | 第45-57页 |
4.5 HFSS计算结果与面电流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 | 第57-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