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国医药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2.2 技术路线图第13页
        1.2.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 文章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综述第15-21页
    2.1 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第15-17页
        2.1.1 国外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综述第15-16页
        2.1.2 国内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第16页
        2.1.3 国内对产业集聚、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2.2 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相关研究第17-19页
        2.2.1 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2.2.2 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三章 中国医药制造业空间结构概况第21-43页
    3.1 中国医药制造业空间结构现状第21-27页
        3.1.1 中国医药制造业总体空间结构明显、布局稳定第21-22页
        3.1.2 中国医药制造业总体稳定中部分转移第22-27页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第27-30页
        3.2.1 核心位置的形成及强化第28-29页
        3.2.2 核心位置向边缘位置转移第29-30页
    3.3 中国医药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第30-40页
        3.3.1 医药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第30-38页
        3.3.2 技术要素的转移情况第38-40页
    3.4 中国医药制造业空间分布特点第40-42页
        3.4.1 中国医药制造业空间布局分散第40-41页
        3.4.2 区域分布不均衡第41页
        3.4.3 空间分布合理性有待提高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医药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化中的形成机制第43-53页
    4.1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43-44页
    4.2 均衡分析第44页
    4.3 决定技术流动的力量和技术流动的方向第44-47页
        4.3.1 决定技术流动的力量第45页
        4.3.2 非空间对称情况下:技术流动的方向第45-47页
    4.4 模型蕴含的产业集聚机制和经济运行特征第47-50页
        4.4.1 初始对称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第47-48页
        4.4.2 初始不对称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第48-49页
        4.4.3 产业集聚和经济运行特征第49-50页
    4.5 本章结论第50-53页
第五章 医药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化实证分析第53-60页
    5.1 计量模型的设定第53-54页
    5.2 指标说明与数据来源第54-55页
    5.3 计量结果分析第55-58页
    5.4 实证结论的进一步分析第58-59页
    5.5 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本文结论及总结第60-63页
    6.1 主要结论第60页
    6.2 政策建议第60-61页
    6.3 不足之处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Q乳制品公司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优化的研究
下一篇:重庆市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效益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