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图像处理基本算法 | 第17-24页 |
2.1 图像的灰度变换 | 第17-18页 |
2.2 图像的二值化 | 第18-19页 |
2.3 图像的色彩空间转换 | 第19-20页 |
2.4 图像的形态学处理 | 第20-22页 |
2.5 中值滤波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移动目标检测技术 | 第24-34页 |
3.1 背景差分法 | 第24-25页 |
3.1.1 背景差分原理 | 第24-25页 |
3.1.2 背景差分的实验结果与分析验证 | 第25页 |
3.2 帧间差分法 | 第25-27页 |
3.2.1 帧间差分原理 | 第25-26页 |
3.2.2 帧间差分的实验结果与分析验证 | 第26-27页 |
3.3 光流法 | 第27-28页 |
3.4 检测算法的对比 | 第28-30页 |
3.5 背景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3.5.1 单高斯模型 | 第30-31页 |
3.5.2 均值滤波法 | 第31-32页 |
3.5.3 混合高斯模型 | 第32页 |
3.5.4 三种背景建模方法的比较 | 第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基于混合高斯模型与三帧差分法相结合的建模算法 | 第34-46页 |
4.1 混合高斯模型 | 第34-37页 |
4.1.1 混合高斯模型的原理 | 第34-37页 |
4.1.2 混合高斯模型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页 |
4.2 三帧差分法 | 第37-40页 |
4.2.1 三帧差分法的实现原理 | 第37-39页 |
4.2.2 三帧差分法与帧差法对比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0页 |
4.3 混合高斯模型与三帧差分相结合的背景建模 | 第40-42页 |
4.4 本文算法 | 第42-45页 |
4.4.1 外接矩形框思想 | 第42页 |
4.4.2 本文算法过程 | 第42-43页 |
4.4.3 本文算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移动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 | 第46-74页 |
5.1 运动目标跟踪基本方法 | 第46-49页 |
5.1.1 基于区域的跟踪算法方法 | 第46-47页 |
5.1.2 基于特征的跟踪方法 | 第47-48页 |
5.1.3 基于目标轮廓的跟踪算法方法 | 第48页 |
5.1.4 基于模型的跟踪算法方法 | 第48-49页 |
5.1.5 核方法 | 第49页 |
5.2 基于Camshift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 | 第49-57页 |
5.2.1 基于Meanshift目标跟踪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9-52页 |
5.2.2 基于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 | 第52-57页 |
5.3 SURF特征点匹配算法 | 第57-66页 |
5.3.1 SIFT特征匹配算法 | 第57-60页 |
5.3.2 SURF特征匹配算法 | 第60-66页 |
5.4 结合SURF特征匹配的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 | 第66-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移动目标的测量结果及分析 | 第74-80页 |
6.1 实验环境描述 | 第74页 |
6.2 手部移动的测量 | 第74-79页 |
6.2.1 移动目标距离、速度、方向测量 | 第74-77页 |
6.2.2 移动目标角度测量 | 第77-7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