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氧代血浆对大鼠缺血性微循环障碍改善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1.2.1. 微循环基本结构 | 第11页 |
1.2.2. 微循环血管功能 | 第11-12页 |
1.2.3. 微循环观察 | 第12-13页 |
1.2.4. 脏器微循环观察 | 第13页 |
1.2.5. 失血性休克与微循环 | 第13-14页 |
1.2.6. 复苏与微循环 | 第14-15页 |
1.2.7. 携氧代血浆与微循环障碍 | 第15-16页 |
1.3. 课题设计 | 第16-18页 |
第2章 失血性休克/复苏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 第18-26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2.2.1. 实验动物 | 第18-19页 |
2.2.2. 仪器和试剂 | 第19页 |
2.2.3. 实验分组 | 第19页 |
2.2.4. 动物模型制备 | 第19-21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21页 |
2.4. 结果 | 第21-24页 |
2.5. 讨论 | 第24-25页 |
本章结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携氧代血浆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 第26-34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3.2.1. 动物 | 第27页 |
3.2.2. 仪器和试剂 | 第27页 |
3.2.3. 样品制备 | 第27-28页 |
3.2.4. 实验分组 | 第28页 |
3.2.5. 动物模型制备 | 第28页 |
3.2.6. 指标测定 | 第28-29页 |
3.3. 统计学分析 | 第29页 |
3.4. 结果 | 第29-32页 |
3.5. 讨论 | 第32-33页 |
本章结论 | 第33-34页 |
第4章 携氧代血浆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第34-40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4.2.1. 动物 | 第34页 |
4.2.2. 仪器和试剂 | 第34-35页 |
4.2.3. 样品制备 | 第35页 |
4.2.4. 动物模型制备 | 第35页 |
4.2.5. 实验分组 | 第35-36页 |
4.2.6. 指标测定 | 第36页 |
4.2.7. 统计学分析 | 第36页 |
4.3. 结果 | 第36-38页 |
4.4. 讨论 | 第38-39页 |
本章结论 | 第39-40页 |
第5章 携氧代血浆对微循环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40-48页 |
5.1. 引言 | 第40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5.2.1. 动物 | 第40页 |
5.2.2. 仪器和试剂 | 第40-41页 |
5.2.3. 样品制备 | 第41页 |
5.2.4. 动物模型制备 | 第41页 |
5.2.5. 实验分组 | 第41页 |
5.2.6. 指标测定 | 第41-42页 |
5.3. 结果 | 第42-45页 |
5.4. 讨论 | 第45-47页 |
本章结论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后续工作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附录一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54-5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