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相关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相关综述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和阐述 | 第17-23页 |
2.1 社会正义概念的界定与要求 | 第17-19页 |
2.1.1 社会正义概念 | 第17-18页 |
2.1.2 社会正义要求 | 第18-19页 |
2.2 人类基因专利概念 | 第19-23页 |
2.2.1 人类基因 | 第19-20页 |
2.2.2 基因专利概念 | 第20-23页 |
第三章 人类基因技术的可专利性研究 | 第23-29页 |
3.1 人类基因可专利性的相关论述 | 第23-25页 |
3.1.1 人类基因专利属于“发明”还是“发现”的相关争论 | 第23-24页 |
3.1.2 经人工技术手段的非自然状态的基因研究具备专利授予条件 | 第24-25页 |
3.2 人类基因专利三性认定问题 | 第25-27页 |
3.2.1 人类基因技术专利发明的新颖性 | 第25页 |
3.2.2 人类基因技术专利发明的创造性 | 第25-27页 |
3.2.3 人类基因技术专利发明的实用性 | 第27页 |
3.3 不可专利的基因领域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社会正义视角下人类基因专利授权的利弊分析 | 第29-41页 |
4.1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的积极影响 | 第29-34页 |
4.1.1 人类基因专利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 第29-31页 |
4.1.2 人类基因专利可以改善社会生存环境 | 第31-32页 |
4.1.3 人类基因专利可以促进医学研究及知识传播 | 第32-34页 |
4.2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的负面影响 | 第34-41页 |
4.2.1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可导致“去伦理化”现象产生 | 第34-35页 |
4.2.2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可能会使功利主义横行,进而影响社会正义 | 第35-37页 |
4.2.3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可能侵犯人的价值和尊严 | 第37-38页 |
4.2.4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可能侵犯个体的自主权和隐私权 | 第38-41页 |
第五章“普惠”性质的人类基因专利授权的相关探索 | 第41-49页 |
5.1“普惠”性质的人类基因资源分配所须坚持的若干原则 | 第41-44页 |
5.1.1 利益平衡原则 | 第41-42页 |
5.1.2 维护尊严原则 | 第42-43页 |
5.1.3 风险防范原则 | 第43-44页 |
5.2“普惠”性质的人类基因技术专利授权的实践探索 | 第44-49页 |
5.2.1 普及基因知识 | 第44-45页 |
5.2.2 加强基因研究的伦理责任 | 第45-46页 |
5.2.3 加强政府监管和舆论监督 | 第46-47页 |
5.2.4 建立与专利立法配套的道德评估体系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