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成人教育、业余教育论文--农民业余教育论文

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个案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绪论第7-14页
    (一)选题缘由第7-8页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第7页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第7-8页
        3.个人体验及兴趣的内在驱动第8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研究目的第8页
        2.研究意义第8-9页
    (三)相关研究综述第9-11页
        1.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意义研究第9-10页
        2.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现状研究第10页
        3.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内容研究第10-11页
        4.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策略研究第11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2页
        1.研究思路第11-12页
        2.研究方法第12页
    (五)相关概念界定第12-14页
        1.农村妇女第12-13页
        2.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第13-14页
二、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4-18页
    (一)个体社会化理论第14-15页
        1.生命历程理论第14页
        2.人格发展理论第14-15页
    (二)成人学习理论第15-17页
        1.情境学习理论第15页
        2.社会学习理论第15-16页
        3.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第16页
        4.转化学习理论第16-17页
    (三)社会性别理论第17-18页
三、三位农村妇女的经验故事第18-25页
    (一)束手无策与理智应对:A竭力救夫的故事第18-20页
    (二)清闲自在与绝望轻生:B遭女虐待的故事第20-22页
    (三)忍气吞声与艰难自救:C身陷家暴的故事第22-25页
四、案例分析与思考第25-30页
    (一)农村妇女法律素养堪忧第25-26页
    (二)农村法律援助体系不到位第26-27页
    (三)农村法制教育未受足够重视第27-28页
    (四)农村妇女法制教育内容错位第28页
    (五)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方式滞后第28-30页
五、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推进策略第30-39页
    (一)立足主体地位,更新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理念第30-31页
    (二)夯实经济基础,保障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投入第31页
    (三)追求教育公平,构建完备的法律援助体系第31-33页
        1.倾向社会边缘群体,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第31-32页
        2.充实基层法务人员,推动法律服务社会化第32页
        3.以法律援助为基本,以法律自救为旨归第32-33页
    (四)审视生命历程,深挖农村妇女法律学习需求第33-34页
    (五)抓住关键特征,优选农村妇女法制教育内容第34-36页
        1.强化基础性:保障农村妇女的基本权益第34-35页
        2.凸显实践性:立足农村妇女的劳动与生活经验第35-36页
        3.突出应用性:注重学以致用第36页
    (六)坚持因地制宜,革新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方式第36-39页
        1.强调情境认知,以境促学第36-37页
        2.整合相关资源,借力施教第37页
        3.转变学习风格,主动求学第37-39页
六、结语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附录第45-46页
后记第46-47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度离心训练对骨骼肌PJPs结构域的影响及针刺干预效应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诉求下的大学生人格塑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