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问题由来 | 第8-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计算机单字字体法律保护概述 | 第11-16页 |
一、计算机单字字体及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 第11-13页 |
(一) 单字、字形、字体 | 第11页 |
(二) 计算机字体、计算机单字字体 | 第11-12页 |
(三) 计算机字库、计算机字库软件 | 第12-13页 |
二、计算机单字字体法律保护的争论 | 第13-16页 |
(一) 关于计算机单字字体法律保护与否的争论 | 第13页 |
(二) 关于计算机单字字体法律保护模式的争论 | 第13-16页 |
第二章 计算机单字字体著作权保护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第16-23页 |
一、计算机单字字体著作权保护的合理性 | 第16-20页 |
(一) 计算机单字字体具有作品的法律属性 | 第16-18页 |
(二) 计算机单字字体具有美术作品的法律属性 | 第18页 |
(三) 计算机单字字体著作权保护与公共领域关系的厘清 | 第18-20页 |
二、计算机单字字体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一) 计算机字体产业发展的需要 | 第20-21页 |
(二) 填补法律空白的需要 | 第21页 |
(三) 维护司法权威的需要 | 第21页 |
(四) 实现利益平衡的需要 | 第21-22页 |
(五) 鼓励文化创作的需要 | 第22页 |
(六) 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域外计算机单字字体保护的立法考察与借鉴 | 第23-28页 |
一、域外计算机单字字体保护立法考察 | 第23-26页 |
(一) 美国 | 第23页 |
(二) 英国 | 第23-24页 |
(三) 德国 | 第24页 |
(四) 日本 | 第24-25页 |
(五)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5-26页 |
二、域外法律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8页 |
(一) 将字体归入美术作品进行保护 | 第26页 |
(二) 分离特性与独立存在 | 第26-27页 |
(三) 否定描述性单字字体的著作权 | 第27页 |
(四) 侵权行为的例外情形 | 第27页 |
(五) 独创性的专业标准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我国计算机单字字体著作权保护的构想 | 第28-34页 |
一、明确计算机单字字体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 第28页 |
二、确定计算机单字字体的独创性认定标准 | 第28-29页 |
三、限制权利的范围 | 第29-32页 |
(一) 默示许可与最终用户许可协议 | 第29-31页 |
(二) 合理使用 | 第31页 |
(三) 保护期限 | 第31-32页 |
四、规范对计算机单字字体侵权的判定和处理 | 第32页 |
(一)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32页 |
(二) 实践中判定侵权的方法 | 第32页 |
(三) 统一侵权赔偿标准 | 第32页 |
五、采用个案认定的审判方式 | 第32-33页 |
六、加强对计算机字体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