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15-21页 |
1.1 绪论 | 第15-17页 |
1.2 具有荧光增强性质(AIE)的席夫碱在离子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 本论文选题依据、意义 | 第19-21页 |
2 三种席夫碱聚集荧光增强性质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 第21-32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第21-22页 |
2.3 合成路线 | 第22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4.1 药品和仪器 | 第22页 |
2.4.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22-23页 |
2.4.3 化合物Sch 1、Sch 2、Sch 3 光谱测定 | 第23-25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2.5.1 分子(Sch 1、Sch 2、Sch 3)的聚集荧光增强性能研究 | 第25-26页 |
2.5.2 水溶液中对苯二胺的原位检测 | 第26-27页 |
2.5.3 N,N′-水杨醛间苯二胺(Sch 2)对Zn~(2+)的选择性识别及机理的探讨 | 第27-28页 |
2.5.4 Sch 2 对Zn~(2+)的滴定测试 | 第28页 |
2.5.5 探针Sch 2 与Zn~(2+)的结合比实验 | 第28-29页 |
2.5.6 探针Sch 2 对Zn~(2+)的检测限计算 | 第29页 |
2.5.7 Sch 2 对Zn~(2+)的抗干扰性实验 | 第29-30页 |
2.6 络合机制推测 | 第30-31页 |
2.7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3 具有聚集荧光增强(AIE)性质的分子Sch 4 对Mg~(2+)的识别研究 | 第32-43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第32-33页 |
3.3 合成路线的设计 | 第33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4.1 药品和仪器 | 第33页 |
3.4.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3-34页 |
3.4.3 化合物Sch 4 光谱测定 | 第34-35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3.5.1 不良溶剂对探针Sch 4 的聚集荧光增强性能影响探究 | 第35-37页 |
3.5.2 溶液粘度对探针Sch 4 的聚集荧光增强性能影响探究 | 第37-38页 |
3.5.3 探针Sch 4 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效果 | 第38页 |
3.5.4 探针Sch 4 对Mg~(2+)的滴定测试 | 第38-39页 |
3.5.5 探针Sch 4 与Mg~(2+)的结合比实验 | 第39-40页 |
3.5.6 探针Sch 4 对Mg~(2+)检测限的计算 | 第40页 |
3.5.7 探针Sch 4 对Mg~(2+)的抗干扰性实验 | 第40-41页 |
3.6 络合机制推测 | 第41页 |
3.7 本章小节 | 第41-43页 |
4 四种不同结构席夫碱Sch 5-Sch 8 的聚集荧光增强性质及构效关系研究 | 第43-58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化学传感器的设计 | 第43-44页 |
4.3 合成路线 | 第44-45页 |
4.4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4.4.1 药品和仪器 | 第45页 |
4.4.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Sch 5-Sch 8) | 第45-46页 |
4.4.3 四种化合物Sch 5-Sch 8 光谱测定 | 第46-48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4.5.1 溶剂选择 | 第48-49页 |
4.5.2 四种化合物聚集荧光增强性质的研究 | 第49-51页 |
4.5.3 溶液粘度对探针Sch 5-Sch 8 的聚集荧光增强性能影响探究 | 第51-53页 |
4.5.4 探针Sch 5 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效果 | 第53-54页 |
4.5.5 探针Sch 5 对Zn~(2+)的滴定测试 | 第54页 |
4.5.6 探针Sch 5 与Zn~(2+)的结合比实验 | 第54-55页 |
4.5.7 探针Sch 5 检测限的计算 | 第55页 |
4.5.8 探针Sch 5 的抗干扰性实验 | 第55-56页 |
4.6 探针Sch 5 与Zn~(2+)的络合机制推测 | 第56页 |
4.7 分子Sch 6 对pH的响应测试 | 第56-57页 |
4.8 本章小节 | 第57-58页 |
5 对Sch 9 和Sch 10的AIE性质以及识别Ni~(2+)的探究 | 第58-74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化学传感器的设计 | 第58-59页 |
5.3 合成路线 | 第59-60页 |
5.4 实验部分 | 第60-63页 |
5.4.1 药品和仪器 | 第60页 |
5.4.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60-61页 |
5.4.3 Sch 9、Sch 10的光谱测定 | 第61-63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63-72页 |
5.5.1 Sch 9、Sch 10的聚集荧光性质(AIE)测试 | 第63-65页 |
5.5.2 丁达尔现象及DLS的测试 | 第65-66页 |
5.5.3 Sch 9 和Sch 10对金属离子的紫外识别 | 第66-67页 |
5.5.4 Sch 9 和Sch 10对Ni~(2+)的紫外滴定测试 | 第67-68页 |
5.5.5 Sch9和Sch10对Ni~(2+)的检测限计算 | 第68-69页 |
5.5.6 分子Sch9与Sch10的结合比实验 | 第69-70页 |
5.5.7 Sch9和Sch10对Ni~(2+)的抗干扰性实验 | 第70-72页 |
5.5.8 pH值对Sch9的影响 | 第72页 |
5.6 络合机制推测 | 第72-73页 |
5.7 本章小节 | 第73-74页 |
6 结论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附录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情况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