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2 难降解有机废水分类和处理方法 | 第17-19页 |
1.3 电化学氧化法中常用的阳极材料 | 第19-20页 |
1.3.1 金属电极 | 第19页 |
1.3.2 非金属电极 | 第19页 |
1.3.3 金属氧化物电极 | 第19-20页 |
1.4 二氧化铅电极的概述 | 第20-24页 |
1.4.1 二氧化铅的基本性质 | 第20-21页 |
1.4.2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1.4.3 二氧化铅电极的改性 | 第22-24页 |
1.5 课题研究的思路、内容、创新点和意义 | 第24-27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6页 |
1.5.4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7-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7-29页 |
2.2 电极制备 | 第29-32页 |
2.2.1 Ti/TiO_2NT电极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2 Ti/TiO_2NT/SnO_2-Y/Pr-PbO_2电极的制备 | 第30-31页 |
2.2.3 Ti/TiO_2NT/Fe-Ce-PbO_2电极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 电极的形貌及组成表征 | 第32-33页 |
2.3.1 电极表面形貌分析 | 第32页 |
2.3.2 电极晶体结构分析 | 第32页 |
2.3.3 电极表面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 第32-33页 |
2.4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3-34页 |
2.4.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3页 |
2.4.2 线性扫描测试 | 第33页 |
2.4.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3页 |
2.4.4 强化寿命测试 | 第33-34页 |
2.5 电催化降解甲基蓝 | 第34-36页 |
2.5.1 实验装置 | 第34页 |
2.5.2 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Ti/TiO_2NT/SnO_2-Y/Pr-PbO_2电极性能研究 | 第37-59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电极的形貌及组成表征 | 第37-45页 |
3.2.1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形貌及组成研究 | 第37-40页 |
3.2.2 改性电极形貌及晶体结构分析 | 第40-45页 |
3.3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5-49页 |
3.3.1 Ti/TiO_2NT/SnO_2-Y/PbO_2-Pr电极的循环伏安表征 | 第46-47页 |
3.3.2 Ti/TiO_2NT/SnO_2-Y/PbO_2-Pr电极的线性扫描表征 | 第47页 |
3.3.3 Ti/TiO_2NT/SnO_2-Y/PbO_2-Pr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表征 | 第47-48页 |
3.3.4 Ti/TiO_2NT/SnO_2-Y/PbO_2-Pr电极的强化寿命表征 | 第48-49页 |
3.4 电催化降解甲基蓝 | 第49-56页 |
3.4.1 甲基蓝起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2 电流密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3 溶液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4 紫外-可见光吸收分析 | 第55-56页 |
3.5 小结 | 第56-59页 |
第四章 Fe-Ce共掺杂Ti/TNTs/PbO_2电极的性能研究 | 第59-79页 |
4.1 引沿 | 第59页 |
4.2 电极的形貌及组成表征 | 第59-65页 |
4.2.1 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59-61页 |
4.2.2 电极组成表征 | 第61-65页 |
4.3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5-69页 |
4.3.1 Ti/TNTs/Fe-Ce-PbO_2电极的循环伏安表征 | 第65-66页 |
4.3.2 Ti/TNTs/Fe-Ce-PbO_2电极的线性极化扫描表征 | 第66-67页 |
4.3.3 Ti/TNTs/Fe-Ce-PbO_2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表征 | 第67-68页 |
4.3.4 电极强化寿命 | 第68-69页 |
4.4 电催化降解甲基蓝 | 第69-76页 |
4.4.1 甲基蓝起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9-70页 |
4.4.2 电流密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4.4.3 溶液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71-72页 |
4.4.4 Ti/TNTs/Fe-Ce-PbO_2电极(D)和(P)对MB降解对比 | 第72-75页 |
4.4.5 紫外-可见光吸收分析 | 第75-76页 |
4.5 小结 | 第76-7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