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特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相关发展与研究 | 第12-21页 |
1.4.1 国外城市风貌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4.2 城市风貌规划与研究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1.4.3 国内城市风貌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1.5 研究内容框架 | 第21-23页 |
第2章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体系构建方法与评价步骤 | 第23-37页 |
2.1 相关评价体系分析 | 第23-29页 |
2.1.1 城市风貌评价体系 | 第23-25页 |
2.1.2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29页 |
2.2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体系分析 | 第29页 |
2.2.1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体系 | 第29页 |
2.2.2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总体过程 | 第29页 |
2.3 城市风貌特色具体评价步骤 | 第29-37页 |
2.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0-32页 |
2.3.2 评价因子的选择 | 第32-35页 |
2.3.3 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35页 |
2.3.4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35-37页 |
第3章 城市风貌评价因子分析 | 第37-50页 |
3.1 城市风貌评价因子研究基本过程 | 第37-38页 |
3.2 城市风貌评价因子筛选 | 第38-49页 |
3.2.1 城市风貌评价因子初选 | 第38-44页 |
3.2.2 城市风貌评价因子终选 | 第44-49页 |
3.3 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标准分析 | 第50-63页 |
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50-53页 |
4.1.1 判断矩阵构造 | 第51-52页 |
4.1.2 各指标权重计算 | 第52-53页 |
4.2 风貌特色度评价 | 第53-62页 |
4.2.1 风貌特色度评价范围 | 第53-54页 |
4.2.2 风貌特色度评价标准 | 第54-60页 |
4.2.3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60-61页 |
4.2.4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 第61-62页 |
4.3 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以武汉为例 | 第63-75页 |
5.1 武汉城市风貌概况 | 第63-64页 |
5.1.1 区域 | 第63页 |
5.1.2 自然要素 | 第63页 |
5.1.3 人工要素 | 第63页 |
5.1.4 人文要素 | 第63-64页 |
5.2 武汉城市风貌评价 | 第64-70页 |
5.2.1 专家选择 | 第64页 |
5.2.2 评价因子构成 | 第64-66页 |
5.2.3 权重计算 | 第66-70页 |
5.3 武汉城市风貌特色评价 | 第70-73页 |
5.3.1 武汉城市风貌特色评价准备 | 第71页 |
5.3.2 武汉城市风貌特色度评价 | 第71-73页 |
5.4 对武汉市风貌特色评价的思考 | 第73-74页 |
5.5 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75-76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75页 |
6.2 本文不足与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