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微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微电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9-10页
    1.3 微电网电能质量的概念及标准第10-13页
        1.3.1 微电网电能质量标准第11-12页
        1.3.2 分布式电源接入要求第12页
        1.3.3 微电网电能质量分析第12-13页
    1.4 现有微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改善方法第13-15页
        1.4.1 电能质量问题常用的改善方法第13-14页
        1.4.2 微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控制方案第14-15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第15-17页
第二章 微电网控制策略第17-27页
    2.1 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的控制方法第17-23页
        2.1.1 PQ控制法第17-20页
        2.1.2 V/f控制法第20-22页
        2.1.3 下垂控制法第22-23页
    2.2 微电网的整体控制模式第23-25页
        2.2.1 主从控制模式第23-25页
        2.2.2 对等控制模式第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微电网电能质量改善措施研究第27-41页
    3.1 微电网谐波治理第27-35页
        3.1.1 并联型APF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8-30页
        3.1.2 APF谐波电流检测第30-33页
        3.1.3 APF电流跟踪控制第33-35页
    3.2 微电网无功补偿第35-38页
        3.2.1 TCR/TSC型SVC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35-37页
        3.2.2 SVC电压控制第37-38页
    3.3 APF和SVC综合治理微电网电能质量第38-40页
        3.3.1 APF和SVC的分析比较第38-39页
        3.3.2 APF和SVC的综合治理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基于MAS的微电网电能质量监控系统研究第41-54页
    4.1 多智能体技术第41-43页
        4.1.1 Agent的定义及特点第41页
        4.1.2 MAS的定义及体系结构第41-43页
    4.2 基于MAS的微电网电能质量监控系统第43-53页
        4.2.1 需求分析第43-45页
        4.2.2 系统整体架构第45-46页
        4.2.3 各Agent功能和结构第46-49页
        4.2.4 各Agent的具体实现第49-51页
        4.2.5 Agent通信实现第51-52页
        4.2.6 基于MAS的微电网电能质量控制策略第52-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微电网电能质量改善措施仿真分析第54-80页
    5.1 微电网建模第54-57页
        5.1.1 并网运行PQ控制建模第54-56页
        5.1.2 孤岛运行V/f控制建模第56-57页
    5.2 APF和SVC建模第57-62页
        5.2.1 APF建模第57-59页
        5.2.2 SVC建模第59-62页
    5.3 并网模式下PQ控制仿真第62-63页
    5.4 孤岛模式下V/f控制仿真第63-64页
    5.5 并网模式下APF和SVC综合治理仿真第64-68页
    5.6 孤岛模式下APF和SVC综合治理仿真第68-71页
    5.7 基于MAS的微电网电能质量监控系统仿真第71-79页
        5.7.1 微电网实际示范工程结构第71页
        5.7.2 仿真分析第71-79页
    5.8 本章小结第79-80页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工作总结第80-81页
    工作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医院护理人员离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