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工业废水的产生与危害 | 第10-12页 |
1.1.1 棕化废液的来源与危害 | 第10-11页 |
1.1.2 制药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1-12页 |
1.2 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 第12-15页 |
1.2.1 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 第12-13页 |
1.2.2 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 第13-15页 |
1.3 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多重氧化过程资源化处理棕化废液的研究 | 第18-30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9-20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2.3 实验步骤及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9页 |
2.3.1 不同氧化过程对PCB废水降解的影响 | 第22-25页 |
2.3.2 不同Na_2S_2O_8/H_2O_2比例对PCB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3 氧化剂投加量对废水COD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4 铜的回收实验 | 第27页 |
2.3.5 UV/KMnO_4/Na_2S_2O_8/H_2O_2过程的工程应用 | 第27-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不同氧化过程降解机理研究 | 第30-47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0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5页 |
3.3.1 苯并三氮唑的降解机理 | 第32-39页 |
3.3.2 2-氨基噻唑的降解机理 | 第39-45页 |
3.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电-Fenton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处理的研究 | 第47-59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8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4.2.3 废水来源及水质分析 | 第49页 |
4.2.4 实验步骤 | 第49页 |
4.2.5 电Fenton反应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4.2.6 影响电Fenton反应的因素 | 第50-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4.3.1 不同高级氧化过程降解制药废水的效果比较 | 第51-53页 |
4.3.2 pH值对处理制药废水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3 Fe~(2+)/H_2O_2投加比例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4 电流密度处理制药废水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5 投药步骤处理制药废水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6 投药量处理制药废水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小结 | 第59-60页 |
5.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