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停车诱导交通系统应用--以杭州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必要性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停车诱导系统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基本理论 | 第15-28页 |
2.1 停车诱导系统概述 | 第15-17页 |
2.2 数据采集的方式 | 第17-21页 |
2.2.1 数据采集的目的 | 第17页 |
2.2.2 数据采集原理 | 第17-18页 |
2.2.3 数据采集方式实例 | 第18-21页 |
2.3 诱导信息的合理发布 | 第21-25页 |
2.3.1 停车信息发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2.3.2 停车信息发布的方式 | 第22-23页 |
2.3.3 停车诱导信息的发布策略 | 第23-25页 |
2.4 智慧停车诱导系统的评价 | 第25-27页 |
2.4.1 系统整体性能评价 | 第25-26页 |
2.4.2 系统实施后直接经济效益估算 | 第26-27页 |
2.5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城市智慧停车诱导交通系统设计 | 第28-47页 |
3.1 需求分析 | 第28-31页 |
3.1.1 系统用户分析 | 第28-29页 |
3.1.2 停车信息采集分析 | 第29-30页 |
3.1.3 系统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3.2 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31-32页 |
3.3 城市智慧停车诱导交通系统构架 | 第32-43页 |
3.3.1 系统总体构架 | 第32-34页 |
3.3.2 前端采集系统 | 第34-38页 |
3.3.3 诱导发布系统 | 第38-42页 |
3.3.4 与其它系统的对接技术 | 第42-43页 |
3.4 停车诱导系统实施模式研究 | 第43-45页 |
3.4.1 实施模式 | 第43-45页 |
3.4.2 实施主体 | 第45页 |
3.5 停车诱导系统的优势 | 第45页 |
3.6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杭州市城市智慧停车诱导交通系统实例分析 | 第47-69页 |
4.1 杭州城市特点 | 第47-48页 |
4.2 建设目的与作用 | 第48-49页 |
4.3 建设主要内容 | 第49-61页 |
4.3.1 实施难点及实施方案 | 第49-51页 |
4.3.2 系统的组成与实现 | 第51-56页 |
4.3.3 重点区域选择 | 第56-61页 |
4.4 建设费用及资金来源 | 第61-64页 |
4.4.1 系统平台建设 | 第61页 |
4.4.2 建设费用 | 第61页 |
4.4.3 运营维护费用 | 第61-62页 |
4.4.4 建设难点与对策 | 第62页 |
4.4.5 PPP模式 | 第62-64页 |
4.4.6 风险防范 | 第64页 |
4.5 停车诱导系统评价及建设效益分析 | 第64-68页 |
4.6 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