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三)小结 | 第16-17页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第17-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社会保险费征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一、社会保险费 | 第19页 |
二、社会保险费征收模式 | 第19页 |
三、社保费全责征收模式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社保费地税机关全责征收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22页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的历史沿革 | 第23-28页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保险征缴的历史演变 | 第23-26页 |
一、1951-1985年:公会领导下由企业代征代发社保费阶段 | 第23页 |
二、1986-1998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缴阶段 | 第23-24页 |
三、1998年至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税务机关并行征缴阶段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我国多种征缴模式的弊端 | 第26-28页 |
一、征缴主体不统一,阻碍统筹层次提高 | 第26-27页 |
二、征缴架构不一致,影响政府征缴效率 | 第27页 |
三、执法衔接不顺畅,损害员工合法权益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社会保险基金税务征缴借鉴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国外社会保险基金税务征收发展概述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西方典型国家税务征收模式 | 第29-31页 |
一、瑞典的征收模式 | 第29页 |
二、英国征收模式 | 第29-30页 |
三、美国的征收模式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国内税务机关征缴模式 | 第31-33页 |
第四节 借鉴意义 | 第33-37页 |
一、充分发挥税务机关在筹集社会保险基金中的基础性作用 | 第33-35页 |
二、社会保险费可由税务机关统征逐步过渡到社会保障税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以广州市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模式为例 | 第37-52页 |
第一节 广州市社会保险征缴历史与现状 | 第37-41页 |
一、广州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变迁 | 第37-38页 |
二、广州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现状 | 第38-41页 |
第二节 广州地税征收社会保险费征缴成效 | 第41-46页 |
一、社会保险费征收收入大幅增长 | 第41-44页 |
二、社会保险费征缴率稳步提升 | 第44页 |
三、征缴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 第44-45页 |
四、地税征缴有效推动并实现了社保费市级统筹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广州市全责征收社会保险费存在的问题 | 第46-50页 |
一、地税局统征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 第46-47页 |
二、地税局处理社会保险费历史补缴问题难度大 | 第47-48页 |
三、地税局社会保险费“代申报”征缴模式不合理 | 第48-49页 |
四、地税局社保费征缴服务水平需提高 | 第49-50页 |
第四节 成因分析 | 第50-52页 |
一、征缴主体不唯一,部门利益割据 | 第50页 |
二、征管部门相平行,协调沟通困难 | 第50-51页 |
三、征管流程不统一,执法衔接不畅 | 第51页 |
四、政策宣传不同步,缴费服务乏力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优化社会保险费地税征缴模式的政策建议 | 第52-56页 |
第一节 以广州市为突破口,先行先试完善地税全责征收模式 | 第52-53页 |
一、统一领导,建立高层次征管领导机构 | 第52页 |
二、调整机构,确认市地税为唯一征收主体 | 第52页 |
三、划分职责,市地税局和市人社局各司其职 | 第52-53页 |
第二节 修订完善规章制度,确保社会保险费征缴规范有序 | 第53页 |
一、完善征缴权力运行机制 | 第53页 |
二、制定联合工作流程 | 第53页 |
第三节 大幅简化办事流程手续,推动后续管理实现数据管费 | 第53-54页 |
一、推行社保费资料“电子影像” | 第53-54页 |
二、扩大社保费业务“全城通办” | 第54页 |
三、着力实施社保缴费“疑点推送” | 第54页 |
第四节 建立多层次办费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营造良好征缴环境 | 第54-56页 |
一、对企业缴费人,逐步推广社保费业务 100%网上办理 | 第54-55页 |
二、对个体灵活人员,积极构建“互联网+”手机办费新平台 | 第55-56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