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蚓激酶组成成分研究 | 第14-25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4-15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14页 |
1.2 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5-18页 |
2.1 胰凝乳蛋白酶酶解蚓激酶原料药 | 第15-16页 |
2.2 UPLC-ESI-Q-TOF测定蚓激酶总离子流图 | 第16-17页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17-1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8-24页 |
3.1 蚓激酶原料药与标准品LC-MS总离子流图 | 第18-19页 |
3.2 蚓激酶原料药与标准品质谱鉴定结果 | 第19-24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蚓激酶酶学活性研究 | 第25-5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5-29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1.2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6-2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2.1 蚓激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的研究 | 第29-30页 |
2.2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酶活性研究 | 第30-31页 |
2.3 量反应双平行线法测定蚓激酶效价 | 第31-32页 |
2.4 纤溶酶谱 | 第32页 |
2.5 凝血时间法 | 第32-3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4-56页 |
3.1 蚓激酶纤溶活性研究结果 | 第34-35页 |
3.2 蚓激酶激酶活性研究结果 | 第35-39页 |
3.3 量反应平行线法计算蚓激酶效价 | 第39-46页 |
3.4 纤溶酶谱法的建立 | 第46-50页 |
3.5 纤溶酶普法在蚯蚓种属鉴别及生产工艺稳定性评价中的作用 | 第50-53页 |
3.6 凝血时间法测定效价研究 | 第53-56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部分 蚓激酶分离纯化研究 | 第58-7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58-62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1.2 试剂材料 | 第58-59页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9-6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2-68页 |
2.1 硫酸铵沉淀、丙酮沉淀、疏水层析 | 第62-63页 |
2.2 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 | 第63-64页 |
2.3 亲和层析 | 第64-65页 |
2.4 SDS-PAGE及Fibrin-SDS-PAGE | 第65-66页 |
2.5 质谱鉴定目的蛋白 | 第66-6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8-75页 |
3.1 硫酸铵沉淀、丙酮沉淀、疏水层析 | 第68-71页 |
3.2 DEAE纯化蚓激酶活性蛋白 | 第71-73页 |
3.3 Benzamidine亲和层析 | 第73页 |
3.4 质谱分析数据处理 | 第73-75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75-76页 |
结语 | 第76-77页 |
文献综述 | 第77-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1 | 第89-90页 |
附录2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