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太阳能电池板的散热问题 | 第13页 |
1.1.2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散热问题 | 第13-14页 |
1.1.3 电子芯片的散热问题 | 第14页 |
1.1.4 雷达的散热 | 第14-15页 |
1.2 微通道热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 第15-17页 |
1.3 Micro-PIV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微尺度流动领域的应用 | 第17-19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微针肋热沉流动及传热实验系统和实验过程 | 第21-33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21-22页 |
2.2 实验件加工 | 第22-26页 |
2.2.1 热沉材料选取 | 第22-23页 |
2.2.2 加热膜材料选取 | 第23-24页 |
2.2.3 MEMS加工工艺 | 第24-26页 |
2.3 实验件结构与封装 | 第26-28页 |
2.3.1 实验件结构 | 第26-27页 |
2.3.2 实验件封装 | 第27-28页 |
2.4 微针肋热沉流动与传热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2.4.1 拟测量的物理量 | 第28-29页 |
2.4.2 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2.5 实验误差分析 | 第30-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Micro-PIV流场可视化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 第33-47页 |
3.1 PDMS芯片加工工艺 | 第33-39页 |
3.1.1 模具制作 | 第34-37页 |
3.1.2 PDMS芯片制作 | 第37-39页 |
3.2 Micro-PIV系统介绍 | 第39-44页 |
3.2.1 Micro-PIV系统构成 | 第39-41页 |
3.2.2 Micro-PIV系统工作原理 | 第41-42页 |
3.2.3 示踪粒子的选取 | 第42-43页 |
3.2.4 图像处理系统 | 第43-44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44-45页 |
3.4 误差分析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流体横掠叉排微针肋热沉流动和传热特性 | 第47-63页 |
4.1 数值模型与PDMS芯片结构 | 第47-51页 |
4.1.1 物理模型 | 第47-49页 |
4.1.2 边界条件 | 第49-50页 |
4.1.3 网格划分与无关性检验 | 第50-51页 |
4.2 流体横掠叉排微针肋阵列流场可视化实验 | 第51-53页 |
4.3 流动和传热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53-55页 |
4.4 强化传热效果评价 | 第55-56页 |
4.5 不同热流密度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 | 第56-61页 |
4.5.1 物理模型 | 第56-57页 |
4.5.2 传热特性 | 第57-58页 |
4.5.3 流动特性 | 第58-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翼形微针肋热沉流场可视化与传热实验研究 | 第63-75页 |
5.1 翼形微针肋热沉结构 | 第63-64页 |
5.2 流体横掠叉排翼形微针肋流场可视化研究 | 第64-66页 |
5.3 翼形微针肋热沉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 | 第66-72页 |
5.3.1 实验数据处理 | 第66-68页 |
5.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8-72页 |
5.4 强化传热性能评价 | 第72-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