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第9-10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9-10页 |
1.1.1 研究对象来源 | 第9页 |
1.1.2 一般资料比较 | 第9-10页 |
第2章 诊断标准 | 第10-12页 |
2.1 高血压诊断标准 | 第10页 |
2.2 抑郁指标的诊断标准 | 第10页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2.4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第10页 |
2.5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第10-12页 |
第3章 实验疗效的各项判定标准 | 第12-14页 |
3.1 血压的判定标准 | 第12页 |
3.2 肝功能的判定标准 | 第12页 |
3.2.1 肝功能指标判定标准 | 第12页 |
3.2.2 肾功能指标判定标准 | 第12页 |
3.3 抑郁情绪相关的判定标准 | 第12-14页 |
第4章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4.1 调查问卷 | 第14页 |
4.2 动态监测 | 第14页 |
4.3 观察指标 | 第14页 |
4.3.1 动态血压指标 | 第14页 |
4.3.2 抑郁情绪指标 | 第14页 |
4.3.3 肝肾功能指标 | 第14页 |
4.4 辨证分型 | 第14-16页 |
4.4.1 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证型 | 第14-15页 |
4.4.2 郁症的辨证 | 第15-16页 |
第5章 治疗方法 | 第16-17页 |
第6章 统计处理 | 第17-18页 |
第7章 结果 | 第18-21页 |
7.1 临床症状比较 | 第18页 |
7.2 降压效果 | 第18-19页 |
7.3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scale(PHQ-9)评分结果 | 第19页 |
7.4 安全性指标对照结果 | 第19-21页 |
7.4.1 肝功、肾功比较 | 第19-20页 |
7.4.2 其他指标对比 | 第20-21页 |
第8章 讨论 | 第21-24页 |
结论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综述 | 第26-4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