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研究的背景 | 第12-15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4.1 框架-摇摆墙结构 | 第16-18页 |
1.4.2 金属耗能阻尼器 | 第18-20页 |
1.4.3 设计方法 | 第20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22-36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计算模型的设计 | 第22-26页 |
2.2.1 工程概况 | 第22-23页 |
2.2.2 各个构件截面尺寸和布置 | 第23-24页 |
2.2.3 结构模型的计算及结果处理 | 第24-26页 |
2.3 ETABS 2015 结构建模分析 | 第26-35页 |
2.3.1 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框架-摇摆墙结构建模 | 第26-28页 |
2.3.2 Pushover分析 | 第28-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履带式阻尼器 | 第36-52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金属耗能阻尼器 | 第36-41页 |
3.2.1 金属耗能阻尼器介绍 | 第36-37页 |
3.2.2 金属耗能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第37-41页 |
3.3 金属耗能阻尼器的减震原理 | 第41-43页 |
3.3.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41-42页 |
3.3.2 图线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3.4 履带式阻尼器的性能研究及参数设计 | 第43-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4章 框架-摇摆墙耗能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52-62页 |
4.1 前言 | 第52页 |
4.2 框架-摇摆墙耗能结构模型的建立及Pushover分析 | 第52-56页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4.2.2 Pushover分析结果对比研究 | 第53-56页 |
4.3 动力时程分析 | 第56-60页 |
4.3.1 地震波的选取 | 第56-57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框架-摇摆墙耗能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第62-74页 |
5.1 前言 | 第62页 |
5.2 框架-摇摆墙耗能结构设计方法 | 第62-67页 |
5.2.1 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建立与摇摆墙初步设计 | 第62-63页 |
5.2.2 摇摆墙底部铰接系统的设计 | 第63页 |
5.2.3 履带式阻尼器的布置方案设计 | 第63页 |
5.2.4 摇摆墙设计与试算 | 第63-66页 |
5.2.5 用于连接框架结构与框架柱的混凝土梁的设计 | 第66-67页 |
5.2.6 履带式阻尼器参数设计 | 第67页 |
5.2.7 框架-摇摆墙耗能结构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第67页 |
5.3 框架-摇摆墙耗能结构体系设计方法的应用 | 第67-72页 |
5.3.1 实例模型的建立及结构计算 | 第67-69页 |
5.3.2 Pushover分析及结果对比 | 第69-72页 |
5.3.3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及结果对比 | 第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