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肌疾病论文

Neuregulin-1/ErbB信号通路在通心络对急性心肌梗死保护作用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一)第6-7页
中文摘要(二)第7-8页
Abstract 1第8-10页
Abstract 2第10-12页
前言第12-17页
    参考文献第14-17页
第一部分:通心络通过neuregulin-1/ErbB信号通路促进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第17-55页
    背景第17-18页
    材料与方法第18-42页
        1. 研究路线第18-20页
            1.1. 拟探索的问题第18页
            1.2. 研究路线第18-20页
        2. 实验材料第20-28页
            2.1. 研究对象第20页
            2.2. 实验仪器第20-22页
            2.3. 实验器材第22页
            2.4.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第22-28页
        3. 实验方法第28-42页
            3.1. SD大鼠各器官组织的取材、固定、包埋、石蜡切片的制作第28-29页
            3.2. vWF与NRG-1免疫荧光共染实验步骤第29-30页
            3.3. 浓度为800μg/ml的通心络超微粉干预液的配制第30-31页
            3.4.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s)的复苏、培养、传代、冻存培养和传代第31-34页
            3.5. Neuregulin-1 shRNA慢病毒颗粒的转染、筛选及鉴定第34-35页
            3.6. 细胞蛋白的提取第35页
            3.7. BCA法测量蛋白浓度第35-36页
            3.8. Western Blot方法第36-37页
            3.9.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NRG-1的含量第37-39页
            3.10. CCK-8法检测HCMECs体外增殖活力第39-40页
            3.11. 划痕试验检测HCMECs体外迁移能力第40页
            3.12. CCK-8法检测HCMECs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的存活率第40-41页
            3.13. TUNEL染色法检测H/R损伤后HCMECs的凋亡第41页
            3.14. 数据统计分析第41-42页
    研究结果第42-50页
        1. Neuregulin-1特异性的表达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心内膜第42-45页
        2. Neuregulin-1自分泌促进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第45-47页
            2.1. 通过转染neuregulin-1 shRNA慢病毒颗粒可有效抑制HCMECs NRG-1的表达第45页
            2.2. Neuregulin-1自分泌促进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第45-46页
            2.3. Neuregulin-1自分泌促进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抗H/R损伤能力第46-47页
        3. 通心络通过neuregulin-1/ErbB信号通路促进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第47-50页
            3.1. 通心络通过neuregulin-1/ErbB信号通路促进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第47-48页
            3.2. 通心络通过neuregulin-1/ErbB信号通路促进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抗H/R损伤能力第48-50页
    讨论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第二部分 :通心络通过neuregulin-1/ErbB信号通路减轻大鼠急性心梗再灌后心肌无再流和再灌注损伤第55-98页
    背景第55-57页
    材料和方法第57-76页
        1. 实验流程第57-58页
        2. 伦理声明第58页
        3. 主要实验仪器和材料第58-62页
            3.1. 主要实验仪器第58-59页
            3.2. 主要实验器材第59页
            3.3. 主要实验药品及配制第59页
            3.4.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第59-62页
        4.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62-76页
            4.1 大鼠急性心梗(1小时)/再灌注(24小时)模型的建立及取材(急性期实验)第62-65页
            4.2. 大鼠急性心梗(1小时)/再灌注(4周)模型的建立及取材(慢性期实验)第65-66页
            4.3. 石蜡切片的制作第66页
            4.4. 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第66-67页
            4.5. 马松(Masson)染色第67-68页
            4.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68-69页
            4.7. 免疫荧光染色第69页
            4.8. 透射电镜标本制作及观察第69-70页
            4.9. 心肌组织含水量的测定第70-71页
            4.10. 5%组织匀浆的提取第71页
            4.11. 组织总RNA的提取第71页
            4.12.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NRG-1、VE-cadherin、IL-1β、TNF-α在心脏各区域mRNA的表达第71-73页
            4.13. ELISA法检测血清及组织匀浆中NRG-1的表达第73-75页
            4.14. 实验动物排除标准第75页
            4.15. 数据统计分析第75-76页
    研究结果第76-94页
        一、急性期实验研究结果第76-91页
            1. AMI前15分钟预给予低负荷剂量的TXL可有效减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缩小心肌无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第76-77页
            2. AMI前15分钟预给予低负荷剂量的TXL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再灌后急性期心功能第77-79页
            4. 通心络显著促进neuregulin-1的分泌第79-80页
            5. 心肌不同区域病理形态学观察第80-89页
            6. 各部位心肌组织含水量的测定以及VE-cadherin、TNF-α、IL-1β的表达第89页
            7. 各部位心肌组织neuregulin-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第89-90页
            8. 各组动物心肌组织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第90页
            9. 各组动物心肌组织CD45及CD68染色结果第90-91页
        二、慢性期实验研究结果第91-94页
            1. TXL显著减小AMI再灌注后远期的胶原面积第91页
            2. TXL显著改善AMI再灌注后远期心功能第91-92页
            3. TXL持续促进AMI再灌注后Neuregulin-1的分泌第92-94页
    讨论第94-95页
        1. TXL能有效减轻大鼠AMI再灌后心肌无再流和再灌注损伤,缩小梗死面积,该保护作用部分通过neuregulin-1/ErbB信号通路第94页
        2. 微血管内皮屏障破坏是心肌无再流区最显著的病理学特征,也是AMI再灌后心肌无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第94-95页
    结论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论文综述 远隔缺血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领域的研究进展第98-107页
    一、研究历史第98-99页
    二、保护机制第99-100页
    三、临床研究第100-101页
        (1) 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第100-101页
        (2) 远隔缺血同处理(RIPerC)第101页
        (3) 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第101页
    四、总结与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缩略语表第107-108页
个人简历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珠蛋白基因簇潜在功能性rSNP的系统扫描:评价一个HBG1 5UTR变异对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修饰作用
下一篇:大型箱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