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及施工控制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概述 | 第14-17页 |
1.3 钢管混凝土拱桥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3.1 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2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4.1 发展趋势 | 第21页 |
1.4.2 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5 研究背景和工程概况 | 第22-24页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2 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及施工控制理论 | 第26-42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理论 | 第26-31页 |
2.2.1 面内屈曲 | 第27-29页 |
2.2.2 面外失稳 | 第29-31页 |
2.3 非线性理论 | 第31-38页 |
2.3.1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31-34页 |
2.3.2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34-38页 |
2.4 桥梁施工过程控制分析 | 第38-40页 |
2.4.1 施工控制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 第38-39页 |
2.4.2 施工控制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龙桥特大桥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42-62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钢管混凝土拱肋模拟方法 | 第42-46页 |
3.2.1 双材料模型 | 第42-43页 |
3.2.2 换算材料模型 | 第43-46页 |
3.3 ANSYS模型建立 | 第46-50页 |
3.3.1 计算假定及单元选取 | 第46-48页 |
3.3.2 材料参数选取 | 第48-49页 |
3.3.3 边界条件及荷载 | 第49-50页 |
3.4 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50-53页 |
3.4.1 特征值屈曲分析在ANSYS中实现 | 第50-51页 |
3.4.2 特征值分析结果 | 第51-53页 |
3.5 几何非线性分析 | 第53-56页 |
3.6 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 | 第56-5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4 稳定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2-82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MIDAS模型建立 | 第62-63页 |
4.3 各工况下拱桥的稳定 | 第63-66页 |
4.4 含钢率的影响 | 第66-68页 |
4.5 宽跨比的影响 | 第68-71页 |
4.6 拱上立柱的影响 | 第71-74页 |
4.7 横撑的影响 | 第74-79页 |
4.7.1 横撑数量 | 第74-76页 |
4.7.2 横撑形式 | 第76-78页 |
4.7.3 组合横撑布置 | 第78-7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5 龙桥特大桥施工过程控制分析 | 第82-108页 |
5.1 引言 | 第82页 |
5.2 龙桥特大桥施工控制概述 | 第82-83页 |
5.3 拱肋吊装施工 | 第83-85页 |
5.4 拱肋吊装过程索力优化计算 | 第85-87页 |
5.4.1 力矩平衡法 | 第86页 |
5.4.2 零位移法 | 第86页 |
5.4.3 定长扣索法 | 第86页 |
5.4.4 影响矩阵法 | 第86-87页 |
5.5 未知荷载系数优化求解索力 | 第87-91页 |
5.6 龙桥特大桥拱肋混凝土灌注 | 第91-106页 |
5.6.1 施工联合截面法 | 第91-92页 |
5.6.2 灌注顺序 | 第92-93页 |
5.6.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93-10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6.1 结论 | 第108-109页 |
6.2 展望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教研和科研项目 | 第116-118页 |
论文中部分命令流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