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龙胆苦苷的研究进展 | 第7-16页 |
1.1 前言 | 第7页 |
1.2 龙胆苦苷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第7-14页 |
1.2.1 龙胆苦苷转化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1.2.1.1 龙胆苦苷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2.1.2 龙胆苦苷酶转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2 龙胆苦苷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 小结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烯烃复分解反应在全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6-28页 |
2.1 前言 | 第16-18页 |
2.2 交叉复分解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8-28页 |
2.2.1 交叉复分解反应机理 | 第18-19页 |
2.2.2 影响交叉复分解反应产率因素 | 第19-21页 |
2.2.2.1 取代基团影响 | 第19-20页 |
2.2.2.2 高烯丙位、烯丙位羟基活化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3 交叉复分解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 | 第21-26页 |
2.2.4 烯-炔交叉复分解反应 | 第26页 |
2.2.5 炔-炔交叉复分解反应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龙胆苦苷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 | 第28-50页 |
3.1 课题研究设想 | 第28页 |
3.2 龙胆苦苷衍生物合成思路一 | 第28-31页 |
3.2.1 羟基以苯甲酰基、甲基保护的尝试 | 第29页 |
3.2.2 端烯氧化切断的尝试 | 第29-31页 |
3.3 龙胆苦苷衍生物合成思路二 | 第31-33页 |
3.4 龙胆苦苷衍生物合成思路三 | 第33-34页 |
3.5 龙胆苦苷衍生物合成思路四 | 第34-40页 |
3.6 水解乙酰基保护的尝试 | 第40页 |
3.7 龙胆苦苷衍生物合成思路五 | 第40-45页 |
3.8 化合物的活性 | 第45-48页 |
3.8.1 抗氧化活性实验 | 第45-46页 |
3.8.2 新化合物抑制丁香假单胞菌生长活性筛选实验 | 第46-48页 |
3.9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50-88页 |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50页 |
4.2 药材来源及鉴定 | 第50-52页 |
4.2.1 龙胆苦苷的提取和分离 | 第50-52页 |
4.3 化合物1-29的合成 | 第52页 |
4.4 化合物3-2的合成 | 第52-53页 |
4.5 化合物3-6的合成 | 第53-54页 |
4.6 化合物Q 1-1-Q 1-22的合成 | 第54-63页 |
4.7 化合物3-19-3-30的合成 | 第63-67页 |
4.8 化合物Q 1-11-Q 1-22的合成 | 第67-75页 |
4.9 化合物3-37的合成及波谱数据 | 第75-76页 |
4.10 化合物Q 3-1-Q 3-8的合成 | 第76-82页 |
4.11 化合物Q 2-1-Q 2-8的合成及波谱数据 | 第82-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附录 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93-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