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淫羊藿炮制过程中物质基础的转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淫羊藿综述第14-29页
    1.1 前言第14页
    1.2 《中国药典》收载的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第14-15页
        1.2.1 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 Maxim)第14-15页
        1.2.2 淫羊藿(E.brevicornum Maxim)第15页
        1.2.3 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 Maxim)第15页
        1.2.4 朝鲜淫羊藿(E.koreanum Maxim)第15页
        1.2.5 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 Ying)第15页
    1.3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5-20页
        1.3.1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挥发油类化合物第16页
        1.3.2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木脂素类化合物第16页
        1.3.3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第16-20页
    1.4 淫羊藿属植物的生物活性第20-23页
        1.4.1 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第20-21页
        1.4.2 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第21页
        1.4.3 抗骨质疏松作用第21页
        1.4.4 促进雌雄/激素作用第21-22页
        1.4.5 抗氧化作用第22页
        1.4.6 抗肿瘤作用第22-23页
    1.5 淫羊藿的炮制第23-27页
        1.5.1 淫羊藿的炮制历史沿革第24页
        1.5.2 炮制对淫羊藿化学成分影响第24-25页
        1.5.3 炮制对淫羊藿药理活性及吸收代谢的影响研究第25-26页
        1.5.4 淫羊藿炮制品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第26-27页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7-29页
第二章 淫羊藿总苷水解研究第29-53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仪器与材料第29-30页
    2.3 淫羊藿总苷的制备第30页
    2.4 常见糖苷水解方法的对比第30-35页
        2.4.1 强酸/强碱水解产物的分离第33页
        2.4.2 化合物理化数据第33-35页
        2.4.3 结论第35页
    2.5 脱水淫羊藿素的制备工艺研究第35-38页
        2.5.1 材料与试剂第36页
        2.5.2 主要仪器第36页
        2.5.3 试验方法第36-37页
            2.5.3.1 单因素试验第36-37页
        2.5.4 HPLC测定水解后脱水淫羊藿素的含量第37页
        2.5.5 结果与分析第37页
            2.5.5.1 盐酸浓度对脱水淫羊藿素产率的影响第37页
            2.5.5.2 水解时间对脱水淫羊藿素产率的影响第37页
            2.5.5.3 水解温度对脱水淫羊藿素产率的影响第37页
        2.5.6 结论第37-38页
    2.6 淫羊藿素及淫羊藿次苷Ⅰ的制备工艺研究第38-43页
        2.6.1 材料与试剂第38页
        2.6.2 主要仪器第38页
        2.6.3 试验方法第38-39页
            2.6.3.1 单因素试验第38-39页
            2.6.3.2 正交试验第39页
        2.6.4 HPLC测定水解后淫羊藿素的含量第39页
        2.6.5 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2.6.5.1 氢氧化钠浓度对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Ⅰ产率的影响第39-40页
            2.6.5.2 水解时间对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Ⅰ产率的影响第40页
            2.6.5.3 水解温度对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Ⅰ产率的影响第40页
            2.6.5.4 正交试验对淫羊藿素产率的影响第40-41页
            2.6.5.5 正交试验对淫羊藿次苷Ⅰ产率的影响第41-42页
        2.6.6 结论第42-43页
        2.6.7 讨论第43页
    2.7 脱水淫羊藿素晶型第43-50页
        2.7.1 脱水淫羊藿素晶型A培养及表征数据第43-45页
        2.7.2 脱水淫羊藿素晶型B培养及表征数据第45-48页
        2.7.3 脱水淫羊藿素粉末C制备及表征数据第48-49页
        2.7.4 晶型A、B及粉末C的饱和溶解度曲线测定第49-50页
        2.7.5 结论第50页
    2.8 淫羊藿素晶型研究第50-53页
        2.8.1 淫羊藿素晶型C培养及表征数据第51-52页
        2.8.2 结论第52-53页
第三章 淫羊藿素化学修饰第53-63页
    3.1 研究意义第53页
    3.2 淫羊藿素的合成第53-54页
    3.3 淫羊藿素结构类似物的转化路线第54-57页
    3.4 淫羊藿素体外模拟转化路线设计第57-58页
    3.5 脱水淫羊藿素的合成第58-59页
    3.6 β-羟基脱水淫羊藿素的合成第59-61页
    3.7 3,5-dihydroxy-8-(2-hydroxypropan-2-yl)-2-(4-methoxyp henyl)-8,9-dihydrocyclopenta[h]chromen-4(7H)-one的合成第61-63页
第四章 羊脂油参与炮制过程研究第63-71页
    4.1 研究意义第63-64页
    4.2 实验方案设计第64-71页
        4.2.1 3,5,-二乙酰氧基脱水淫羊藿素合成第65-66页
        4.2.2 3,5,-二油酰氧基脱水淫羊藿素的合成第66-67页
        4.2.3 3,5,-二棕榈酰氧基脱水淫羊藿素的合成第67-68页
        4.2.4 3,5,7-三乙酰氧基-4’-甲氧基-8-(3,3-二甲基丙烯基)黄酮的合成第68页
        4.2.5 3,5,7-三油酰氧基-4’-甲氧基-8-(3,3-二甲基丙烯基)黄酮的合成第68-69页
        4.2.6 3,5,7-三棕榈酰氧基-4’-甲氧基-8-(3,3-二甲基丙烯基)黄酮的合成第69-71页
第五章 结论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何首乌神经保护活性成分研究
下一篇:龙胆苦苷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