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本质探究及中国的选择方向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一)能源革命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能源革命的条件 | 第15-17页 |
(三)能源革命的影响 | 第17-18页 |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18-2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三)研究数据 | 第19-20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能源革命的本质及特征 | 第22-30页 |
一、能源革命的本质 | 第22-24页 |
(一)能源革命的历程 | 第22-23页 |
(二)能源革命的本质 | 第23-24页 |
二、能源革命的特征 | 第24-30页 |
(一)替代的主导性 | 第24-25页 |
(二)替代的核心技术性 | 第25页 |
(三)替代的层次性 | 第25-27页 |
(四)替代的兼顾性 | 第27页 |
(五)替代的两种模式 | 第27-30页 |
第三章 中国引领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条件 | 第30-46页 |
一、中国引领第三次能源革命方式的界定 | 第30-31页 |
二、中国相对引领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条件 | 第31-38页 |
(一)中华民族复兴夙愿 | 第31-32页 |
(二)政治体制优越性 | 第32-33页 |
(三)可再生能源的储量优势 | 第33页 |
(四)国内能源市场潜力 | 第33-37页 |
(五)创新技术潜力 | 第37-38页 |
三、中国绝对引领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条件 | 第38-46页 |
(一)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引进 | 第38-40页 |
(二)能源市场的绿色转型 | 第40-41页 |
(三)政策激励与完善政策体系 | 第41-42页 |
(四)合理规划国内能源产业 | 第42-44页 |
(五)转变能源利用意识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中国能源情景分析与路径选择 | 第46-54页 |
一、中国能源情景定义与特征 | 第46-47页 |
二、中国能源情景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一)参照情景 | 第47页 |
(二)技术政策情景 | 第47页 |
(三)环境政策情景 | 第47-48页 |
(四)能源政策情景 | 第48页 |
三、中国实现第三次能源革命的路径选择及预测 | 第48-54页 |
(一)温和路径 | 第48-49页 |
(二)绝对路径 | 第49页 |
(三)积极——可持续路径 | 第49-50页 |
(四)路径选择 | 第50页 |
(五)中国实现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定性预测 | 第50-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4-58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54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54-58页 |
(一)政策扶持 | 第54-55页 |
(二)产业规划 | 第55页 |
(三)转变能源利用意识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