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非洲史论文--北非论文--埃及论文--中世纪史(640~1798年)论文

多元文明的互动与共生:969-1171年的开罗

内容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导言第12-2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4-17页
 三、相关研究综述第17-21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1-25页
第一章 开罗城的历史变迁第25-44页
 第一节 旧开罗的建立第25-30页
  一、古埃及和罗马人的“开罗”第25-26页
  二、福斯塔特(旧开罗)的建立第26-30页
 第二节 开罗的建立第30-37页
  一、开罗建立的背景第30-33页
  二、开罗建立的过程第33-37页
 第三节 开罗与中世纪的城市第37-44页
  一、中世纪城市的概念第37-38页
  二、中上纪的伊斯兰城市与开罗第38-40页
  三、开罗的城市格局与社会机制第40-44页
第二章 开罗的主要文明群体第44-62页
 第一节 10-12世纪的伊斯兰世界和开罗第44-46页
 第二节 穆斯林第46-54页
  一、从阿拉伯人的征服到阿拔斯王朝第47-49页
  二、法蒂玛王朝在开罗第49-54页
 第三节 基督教徒第54-57页
  一、阿拉伯人征服之前的埃及基督教第54-55页
  二、埃及基督教徒的界定第55-56页
  三、伊斯兰政权与埃及基督教徒第56-57页
 第四节 犹太人第57-62页
  一、埃及犹太人的历史第57-59页
  二、埃及犹太人社团的特点第59-60页
  三、埃及犹太人与伊斯兰政权第60-62页
第三章 穆斯林、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的关系综论第62-82页
 第一节 相异文明的相互认知与互动之始第62-65页
 第二节 中世纪伊斯兰政权与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第65-72页
  一、皈依、财产继承和婚姻第66-68页
  二、基督教和犹太教组织的管理和任职第68-70页
  三、伊斯兰帝国的经济手段第70-72页
 第三节 开罗法蒂玛王朝与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第72-82页
  一、小序第72-74页
  二、开罗城建中的互动第74-75页
  三、开罗管理中的互动第75-77页
  四、对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的迫害第77-79页
  五、帝国后期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第79-82页
第四章 商业贸易中的合作第82-100页
 第一节 商贸发展的背景和状况第82-88页
  一、开罗的商贸环境第82-85页
  二、开罗成为商贸中心的原因第85-86页
  三、开罗商人和商品的国际性第86-88页
 第二节 开罗商贸中不同文明群体的合作和互动第88-100页
  一、基督徒商人和犹太商人的地位第88-90页
  二、商贸合作与互动第90-97页
  三、商贸互动对开罗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第97-100页
第五章 建筑和艺术领域里的交融第100-116页
 第一节 历史地理与开罗的文化融合第100-103页
  一、地理位置与多元文化第100-101页
  二、“外国人”的开罗第101-103页
 第二节 开罗的建筑与不同文明的互动第103-112页
  一、开罗的非伊斯兰建筑第103-105页
  二、伊斯兰建筑中的多元文化因素第105-112页
 第三节 开罗的艺术与不同文明的交融第112-116页
  一、10-12世纪开罗艺术的特点及其成因第112-114页
  二、开罗艺术发展中的文明融合表现第114-116页
第六章 节庆的共享第116-130页
 第一节 尼罗河运河开坝放水节第117-120页
 第二节 “基督教徒”的主显节庆典第120-123页
  一、法蒂玛人“认可”基督徒第120-121页
  二、谁的主显节?第121-123页
 第三节 新年瑙鲁兹第123-125页
 第四节 圣纪毛利德第125-130页
第七章 语言文字、教育、科学和观念的交流第130-150页
 第一节 开罗人的居住模式第130-132页
 第二节 语言文字的融合第132-140页
  一、阿拉伯语取代希腊语和科普特语第133-134页
  二、语言的演变与地中海-印度洋远途贸易第134-140页
 第三节 教育和科学的交流第140-143页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与观念的改变第143-150页
结语第150-154页
参考书目第154-161页
附录一:法蒂玛王朝哈里发世系表第161-162页
附录二:7-8世纪伊斯兰教的扩张与伊斯兰城市第162-163页
附录三:642-1171年的开罗城址扩展第163-164页
附录四:14世纪伊本·白图泰的旅行第164-165页
后记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克“语言转化”思想研究
下一篇:“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