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双功能氧电极的研究

学位论女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1.1 前言第9页
    1.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实际应用的重要标准第9-12页
    1.3 锂-空气电池的分类第12-14页
    1.4 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的研究进展第14-24页
        1.4.1 空气阴极第16-20页
            1.4.1.1 电极结构第16-17页
            1.4.1.2 催化剂第17-20页
        1.4.2 电解液第20-21页
        1.4.3 金属锂阳极第21-24页
            1.4.3.1 退化第21-23页
            1.4.3.2 表面改性第23-24页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Ba_(0.9)Co_(0.7)Fe_(0.2)Nb_(0.1)O_(3-δ)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7-45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1页
        2.2.1 试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第28-29页
        2.2.2 试验中所用的主要试剂第29页
        2.2.3 BCFN9721粉体和氧电极的制备第29-30页
            2.2.3.1 BCFN9721粉体的制备第29页
            2.2.3.2 氧电极的制备第29-30页
        2.2.4 锂-氧气电池的组装及评价第30页
        2.2.5 物理化学表征第30-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2页
        2.3.1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表征第31-32页
        2.3.2 电化学评价第32-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三章 三维大孔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5-65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50页
        3.2.1 试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第46-47页
        3.2.2 试验中所用的主要试剂第47-48页
        3.2.3 聚苯乙烯(PS)胶体晶体的制备第48页
            3.2.3.1 聚苯乙烯(PS)胶体微球的合成第48页
            3.2.3.2 聚苯乙烯(PS)胶体晶体的组装第48页
        3.2.4 前驱体溶液的配置第48-49页
        3.2.5 模板的填充第49页
        3.2.6 模板的去除第49页
        3.2.7 氧电极的制备第49页
        3.2.8 锂-氧气电池的组装及评价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3.3.1 溶剂用量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第50-51页
        3.3.2 聚苯乙烯胶体晶体模板的SEM表征及TG分析第51-53页
        3.3.3 不同材料的三维大孔形貌分析图第53-54页
    3.4 电化学分析第54-63页
        3.4.1 三维大孔MnO_2氧电极的电化学分析第54-59页
        3.4.2 三维大孔LaNiO_(3-δ)氧电极的电化学分析第59-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4.1 结论第65-66页
    4.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9页
学术发表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酸锌复合石墨烯/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调控机制研究
下一篇: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