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坑角效应的深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坑角效应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地连墙基坑的坑角效应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桩锚等支护形式基坑的坑角效应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坑开挖坑角效应理论概述 | 第17-26页 |
2.1 基坑空间效应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2.1.1 基坑工程空间效应概述 | 第17页 |
2.1.2 基坑坑角效应影响系数概述 | 第17-21页 |
2.2 基坑变形基本理论 | 第21-25页 |
2.2.1 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分析 | 第21-22页 |
2.2.2 基坑地表沉降分析 | 第22-24页 |
2.2.3 基坑坑底隆起分析 | 第24-25页 |
2.3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26-41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6-28页 |
3.1.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6-27页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页 |
3.1.3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 第27-28页 |
3.2 有限元模型计算 | 第28-33页 |
3.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3.2.2 土体、围护结构的模拟 | 第31页 |
3.2.3 初始应力场建立及地应力平衡 | 第31页 |
3.2.4 接触的模拟 | 第31-32页 |
3.2.5 施工过程的模拟 | 第32-33页 |
3.3 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 第33-39页 |
3.4 地表沉降随时间变化分析 | 第39-40页 |
3.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支撑对基坑坑角效应影响的分析 | 第41-56页 |
4.1 无支撑基坑的坑角效应分析 | 第41-49页 |
4.1.1 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41页 |
4.1.2 无支撑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分析 | 第41-46页 |
4.1.3 无支撑基坑土压力分析 | 第46-47页 |
4.1.4 无支撑基坑坑外地表沉降分析 | 第47-48页 |
4.1.5 无支撑基坑坑底隆起分析 | 第48-49页 |
4.2 有支撑基坑的坑角效应分析 | 第49-54页 |
4.2.1 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49页 |
4.2.2 有支撑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分析 | 第49-52页 |
4.2.3 有支撑基坑土压力分析 | 第52-53页 |
4.2.4 有支撑基坑坑外地表沉降分析 | 第53页 |
4.2.5 有支撑基坑坑底隆起分析 | 第53-54页 |
4.3 阴角效应和阳角效应的异同 | 第54-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坑角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84页 |
5.1 基坑长深比 | 第56-62页 |
5.1.1 阴角壁变形及坑角效应分析 | 第58-59页 |
5.1.2 阳角壁变形及坑角效应分析 | 第59-62页 |
5.2 围护结构弹性模量 | 第62-67页 |
5.2.1 阴角壁变形及坑角效应分析 | 第64-65页 |
5.2.2 阳角壁变形及坑角效应分析 | 第65-67页 |
5.3 围护结构插入深度 | 第67-70页 |
5.3.1 阴角壁变形及坑角效应分析 | 第68-69页 |
5.3.2 阳角壁变形及坑角效应分析 | 第69-70页 |
5.4 土层参数 | 第70-82页 |
5.4.1 黏聚力 | 第70-74页 |
5.4.2 内摩擦角 | 第74-78页 |
5.4.3 嵌入层土体模量 | 第78-82页 |
5.5 小结 | 第82-8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6.1 结论 | 第84-85页 |
6.2 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