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适老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第11-13页
    1.2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2.1 中国老龄化现状第13-14页
        1.2.2 广州市老龄化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意义和方法第16-20页
        1.3.1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3 研究框架第19-20页
    1.4 研究综述第20-22页
        1.4.1 国外医院适老化设计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2 国内医院适老化设计研究现状第21-22页
    1.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老年病患特征对医院适老化设计启示第23-30页
    2.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第23-24页
        2.1.1 感觉系统机能第23页
        2.1.2 运动系统机能第23-24页
        2.1.3 神经系统机能第24页
    2.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第24-25页
    2.3 老年病患的特征第25-26页
        2.3.1 老年病的特征第25-26页
        2.3.2 老年病患的特征第26页
    2.4 老年病患特征对适老化设计的启示第26-28页
        2.4.1 从生理特征看医院适老化设计第26-27页
        2.4.2 从心理特征看医院适老化设计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调研及适老化规划发展策略研究第30-60页
    3.1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基本概况第30-32页
    3.2 调研对象选取及其适老化现状分析第32-42页
        3.2.1 广东省人民医院适老化现状分析第33-35页
        3.2.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适老化现状分析第35-37页
        3.2.3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适老化现状分析第37-38页
        3.2.4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适老化现状分析第38-40页
        3.2.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适老化现状分析第40-42页
        3.2.6 调研对象整体情况分析第42页
    3.3 调研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第42-54页
        3.3.1 问卷设计第42-44页
        3.3.2 问卷结果分析第44-53页
        3.3.3 问卷调研小结第53-54页
    3.4 大型综合医院的适老化发展规划策略第54-58页
        3.4.1 与社区医院形成“卫星”型分级医疗系统第54-56页
        3.4.2 以医院为中心,建设综合老年系列设施第56页
        3.4.3 院区内部规划相对独立的老年病区第56-57页
        3.4.4 完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第57-58页
        3.4.5 合理控制病床规模,避免盲目扩张第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第60-73页
    4.1 门诊空间功能构成及就诊程序第60-61页
        4.1.1 门诊空间的功能构成第60页
        4.1.2 就诊程序第60-61页
    4.2 门诊空间形态布局及流线设计第61-64页
    4.3 门诊科室适老化设计第64-65页
        4.3.1 科室位置设计第64页
        4.3.2 诊室细部设计第64-65页
    4.4 门诊大厅适老化设计第65-68页
        4.4.1 设置风雨连廊第65-66页
        4.4.2 考虑缓冲空间第66-67页
        4.4.3 提供自助轮椅第67页
        4.4.4 设置老年人优先服务通道第67-68页
    4.5 候诊空间适老化设计第68-72页
        4.5.1 候诊面积适度增加第68-69页
        4.5.2 设置轮椅专用等候位第69页
        4.5.3 候诊廊道加宽第69-71页
        4.5.4 候诊空间适老化小结第71-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单元适老化设计策略第73-85页
    5.1 护理单元功能构成第73页
    5.2 护理单元平面形态布局第73-74页
    5.3 病房类型设置第74-76页
    5.4 病房适老化设计第76-79页
        5.4.1 病床空间第76页
        5.4.2 卫生间设计第76-77页
        5.4.3 私密性设计第77-78页
        5.4.4 通风隔热设计第78-79页
    5.5 医用空间适老化设计第79-80页
    5.6 辅助空间适老化设计第80-83页
        5.6.1 病患活动空间设计第80-81页
        5.6.2 走廊空间设计第81-82页
        5.6.3 新型系统应用第82-83页
    5.7 护理单元适老化的发展趋势第83-84页
        5.7.1 酒店化的发展趋势第83页
        5.7.2 家庭化的发展趋势第83-84页
    5.8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景观环境及其他适老化设计第85-93页
    6.1 景观环境适老化第85-87页
        6.1.1 增加休息设施第85-86页
        6.1.2 合理规划流线第86页
        6.1.3 景观细节设计第86-87页
    6.2 室内色彩应用第87-88页
    6.3 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第88-89页
    6.4 其他适老化细部设计第89-92页
        6.4.1 电梯第89-90页
        6.4.2 停车空间第90-91页
        6.4.3 阳台出入口处理第91-92页
    6.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结论与展望第93-101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93-100页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附录 1: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适老化设计调查问卷第104-106页
附录 2:问卷结果统计第106-11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附件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商业激活的建成购物中心改造评价研究
下一篇:面向城市排水管网和道路积水监控的防涝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