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水汽、凝结和降水论文--降水论文

中国区域温度日较差变化及其与降水日变化的联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2页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第12-13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3 研究创新点第13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4-22页
    2.1 资料介绍第14-17页
        2.1.1 小时测站降水资料第14-15页
        2.1.2 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第15-16页
        2.1.3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第16页
        2.1.4 LMDZ气候变化试验数据资料第16-17页
    2.2 研究方法介绍第17-22页
        2.2.1 降水日变化的描述第17-18页
        2.2.2 谐波分析第18-19页
        2.2.3 EOF分析第19页
        2.2.4 WRF数值模拟第19-22页
第三章 中国区域温度日较差变化情况第22-34页
    3.1 中国区域温度日较差的空间分布特征第22-24页
    3.2 中国区域温度日较差的多年变化特征第24-28页
    3.3 1960-2010年中国区域温度日较差的EOF分析第28-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4页
第四章 中国区域降水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日较差的联系第34-46页
    4.1 中国区域6-9月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4-36页
    4.2 中国区域降水的谐波分析第36-40页
    4.3 中国区域降水日变化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温度日较差的关系第40-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基于WRF模式的温度日较差与降水日变化的研究第46-56页
    5.1 模拟物理方案设计第46-47页
    5.2 模拟区域与模拟方案设计第47-48页
    5.3 研究区域的基本模拟情况第48-51页
    5.4 基于WRF模式的温度日较差与降水日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第51-53页
    5.5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六章 基于LMDZ模式的温度日较差及降水日变化的研究第56-68页
    6.1 LMDZ模式简介及模拟方案第56-58页
    6.2 基于LMDZ模式资料的HISTORICAL情景下的中国区域温度日较差和降水日循环第58-63页
        6.2.1 Histoical情景下LMDZ模式模拟的温度日较差情况第59-62页
        6.2.2 Histoical情景下LMDZ模式模拟的降水日循环情况第62-63页
    6.3 基于LMDZ模式资料的RCP4.5情景下的中国区域温度日较差和降水日循环第63-66页
        6.3.1 RCP4.5情景下LMDZ模式模拟的温度日较差情况第63-64页
        6.3.2 RCP4.5情景下LMDZ模式模拟的降水日循环情况第64-66页
    6.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68-72页
    7.1 本文结论第68-71页
    7.2 讨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致谢第79-80页
作者简介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贝叶斯模型的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下一篇:江苏近岸海陆风特征及其海风锋强对流激发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