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工程背景 | 第12-14页 |
1.1.1 在役桥梁状况概述 | 第12-13页 |
1.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1.1.3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2 国内外车辆荷载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运营车辆荷载现状调查分析 | 第14-16页 |
1.2.2 运营车辆荷载特征分析和预测 | 第16-19页 |
1.2.3 运营车辆荷载效应比较研究 | 第19-20页 |
1.2.4 桥梁检测评估荷载图式研究 | 第20-2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2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 | 第22-33页 |
2.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第22-26页 |
2.1.1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 第22-23页 |
2.1.2 几种常用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 第23-26页 |
2.2 极值理论 | 第26-31页 |
2.2.1 广义帕累托分布 | 第27-28页 |
2.2.2 POT理论 | 第28-29页 |
2.2.3 阈值 μ 选取 | 第29-30页 |
2.2.4 参数估计 | 第30-31页 |
2.3 影响线 | 第31-32页 |
2.3.1 影响线函数及其应用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车辆荷载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分析 | 第33-55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动态称重系统及数据来源 | 第33-35页 |
3.2.1 动态称重系统 | 第33-35页 |
3.2.2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3.3 车辆荷载数据整理 | 第35-46页 |
3.3.1 车型分类 | 第35-37页 |
3.3.2 车重统计分析 | 第37-42页 |
3.3.3 轴重统计分析 | 第42-46页 |
3.4 车辆超载情况 | 第46-54页 |
3.4.1 旧政策下的车辆超载状况 | 第46-49页 |
3.4.2 新政策下的车辆超载状况 | 第49-51页 |
3.4.3 新旧收费政策的治超效果对比 | 第51-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基于极值理论的车辆荷载效应研究 | 第55-78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际车流作用的荷载效应分析 | 第55-65页 |
4.2.1 车辆荷载效应计算过程 | 第56-57页 |
4.2.2 车辆轴距参数 | 第57-58页 |
4.2.3 行驶间距参数 | 第58页 |
4.2.4 车辆荷载效应分析 | 第58-63页 |
4.2.5 仿真车辆荷载效应与规范荷载效应比较 | 第63-65页 |
4.3 中国规范车辆荷载研究方法 | 第65-71页 |
4.3.1 车辆荷载概率分布类型及其分布参数 | 第65-67页 |
4.3.2 车辆荷载效应的概率分布及统计参数 | 第67-69页 |
4.3.3 车辆荷载效应代表值 | 第69-70页 |
4.3.4 车辆荷载研究的不足 | 第70-71页 |
4.4 实际车辆荷载效应极值的概率模型 | 第71-77页 |
4.4.1 POT理论简介 | 第71-72页 |
4.4.2 峰度法计算阈值 | 第72-73页 |
4.4.3 广义帕累托分布的参数 σ 和 ξ | 第73-74页 |
4.4.4 车辆荷载效应分布模型 | 第74-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桥梁后继服役的评估荷载取值 | 第78-90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现役结构评估荷载 | 第78-81页 |
5.2.1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的关系 | 第78-79页 |
5.2.2 后继服役基准期和后继服役使用年限的关系 | 第79页 |
5.2.3 等超越概率准则 | 第79-81页 |
5.3 评估荷载效应外推 | 第81-84页 |
5.4 评估荷载取值 | 第84-89页 |
5.4.1 修正系数法 | 第84-88页 |
5.4.2 包络线修正系数法 | 第88-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结论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A 峰度法程序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