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2 氨气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 第13-14页 |
1.3 聚苯胺氨气传感器的概述 | 第14-17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工作重点 | 第17-18页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聚苯胺的气敏机理和合成方法 | 第20-27页 |
2.1 聚苯胺的气敏机理 | 第20-23页 |
2.1.1 聚苯胺的导电机理简介 | 第20-23页 |
2.1.2 聚苯胺对氨气响应的气敏机理 | 第23页 |
2.2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 第23-25页 |
2.2.1 电化学氧化聚合合成法 | 第23-24页 |
2.2.2 化学氧化聚合合成法 | 第24页 |
2.2.3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4 实验步骤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聚苯胺和聚苯乙烯磺酸复合组装氨敏敏感膜的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的研究 | 第27-47页 |
3.1 复合组装制备气体敏感膜的概述 | 第27-29页 |
3.1.1 制备敏感膜的几种常用方法 | 第27-28页 |
3.1.2 复合组装制备敏感膜的原理 | 第28-29页 |
3.2 聚苯胺和聚苯乙烯磺酸复合组装氨敏敏感膜的制备 | 第29-32页 |
3.2.1 传感器电极的设计 | 第29-30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2-46页 |
3.3.1 聚苯胺和聚苯乙烯磺酸复合组装薄膜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33-34页 |
3.3.2 聚苯胺和聚苯乙烯磺酸复合组装薄膜的扫描电镜表征结果 | 第34-35页 |
3.3.3 实验测试仪器和装置 | 第35-36页 |
3.3.4 传感器对不同浓度氨气的反应曲线分析 | 第36-39页 |
3.3.5 传感器对氨气的灵敏度曲线分析 | 第39-40页 |
3.3.6 传感器对氨气的响应恢复特性曲线分析 | 第40-43页 |
3.3.7 传感器的选择性分析 | 第43-44页 |
3.3.8 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分析 | 第44-45页 |
3.3.9 传感器的稳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聚苯胺和聚苯乙烯磺酸复合组装薄膜传感器系统的设计 | 第47-65页 |
4.1 传感器整体系统的构成 | 第47-48页 |
4.2 外围硬件电路介绍 | 第48-57页 |
4.2.1 信号采集模块 | 第48-49页 |
4.2.2 信号整形模块 | 第49-50页 |
4.2.3 显示模块 | 第50-51页 |
4.2.4 温度模块 | 第51-52页 |
4.2.5 存储模块 | 第52-53页 |
4.2.6 测频模块 | 第53-57页 |
4.3 信号处理模块 | 第57-64页 |
4.3.1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 第58-59页 |
4.3.2 温度模块设计 | 第59-60页 |
4.3.3 存储模块设计 | 第60-61页 |
4.3.4 SOPC整体顶层模块设计 | 第61-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传感器系统测试与结论分析 | 第65-77页 |
5.1 传感器系统整体电路的搭建 | 第65-67页 |
5.1.1 传感器探头 | 第66-67页 |
5.1.2 传感器系统电路实物 | 第67页 |
5.2 系统测试和结果分析 | 第67-75页 |
5.2.1 频率和氨气浓度曲线拟合 | 第67-71页 |
5.2.2 传感器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附录1 | 第85-86页 |
附录2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