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参数估计与误差改正 | 第17-35页 |
2.1 BDS观测模型 | 第17-20页 |
2.1.1 原始观测量函数模型 | 第17-18页 |
2.1.2 差分观测量函数模型 | 第18-19页 |
2.1.3 随机模型 | 第19-20页 |
2.2 参数估计方法 | 第20-23页 |
2.2.1 观测模型线性化 | 第20-21页 |
2.2.2 参数估计 | 第21-23页 |
2.3 BDS系统误差及其改正方法 | 第23-30页 |
2.3.1 卫星轨道误差 | 第24-25页 |
2.3.2 卫星钟差 | 第25页 |
2.3.3 电离层延迟误差 | 第25-27页 |
2.3.4 对流层延迟误差 | 第27-29页 |
2.3.5 多路径误差 | 第29-30页 |
2.3.6 接收机钟的钟误差 | 第30页 |
2.4 不同电离层处理策略对基线解算的精度影响分析 | 第30-32页 |
2.5 对流层模型改正与对流层参数估计的基线解算精度比较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北斗三频观测量组合理论 | 第35-43页 |
3.1 Geometry-based组合 | 第35-39页 |
3.1.1 三频组合观测量原理 | 第35-36页 |
3.1.2 三频组合观测量误差分析 | 第36-37页 |
3.1.3 三频组合观测值选取原则 | 第37-39页 |
3.2 Geometry-free组合 | 第39-41页 |
3.2.1 无几何无电离层相位伪距组合 | 第39-41页 |
3.2.2 无几何相位伪距组合 | 第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北斗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 | 第43-59页 |
4.1 相位伪距组合法 | 第43-49页 |
4.1.1 无几何无电离层相位伪距组合法 | 第43-45页 |
4.1.2 无几何相位伪距组合法 | 第45-46页 |
4.1.3 算例与分析 | 第46-49页 |
4.2 无几何相位组合法 | 第49-56页 |
4.2.1 历元间一次差探测修复 | 第49-52页 |
4.2.2 历元间二次差探测修复 | 第52页 |
4.2.3 算例与分析 | 第52-56页 |
4.3 北斗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 | 第56-58页 |
4.3.1 北斗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原理 | 第56-57页 |
4.3.2 算例与分析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附有约束条件的北斗三频精密相对定位 | 第59-83页 |
5.1 TCAR模糊度解算算法分析 | 第59-63页 |
5.2 LAMBDA模糊度解算算法分析 | 第63-65页 |
5.2.1 序贯条件搜索法 | 第63-64页 |
5.2.2 模糊度降相关 | 第64-65页 |
5.3 北斗三频模糊度解算及定位结果分析 | 第65-73页 |
5.4 附有约束条件的北斗三频相对定位模型 | 第73-76页 |
5.5 算例与分析 | 第76-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作者简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