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引言 | 第8-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四)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3. 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五)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3. 内容与论文构成 | 第13页 |
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 烟草专卖管理 | 第15页 |
2. 卷烟市场监管 | 第15-16页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 政府规制 | 第16页 |
2.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6-18页 |
三、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现状分析 | 第18-35页 |
(一) 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总体情况 | 第18-25页 |
1. 东莞市经济发展情况 | 第18-20页 |
2. 卷烟市场监管主体概况 | 第20-23页 |
3. 卷烟市场监管方式及主要举措 | 第23-25页 |
(二) 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1. 无证户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25-26页 |
2. 物流涉烟违法行为监管有漏洞 | 第26-27页 |
3. 卷烟市场监管实效性低 | 第27页 |
(三) 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5页 |
1. 卷烟监管职能受限,缺乏联合协作机制 | 第27-29页 |
2. 监管意识薄弱,验视制度落实不到位 | 第29-30页 |
3. 经费投入不足,发掘线索情报工作不深入 | 第30-33页 |
4. 专卖队伍建设工作形式化 | 第33-35页 |
四、完善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的对策 | 第35-43页 |
(一) 健全联合协作机制,提高监管合力 | 第35-36页 |
1. 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管长效机制 | 第35页 |
2. 搭建协同共享信息系统 | 第35-36页 |
3. 加快出台新型涉烟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指引 | 第36页 |
(二) 创新监管手段,强化物流企业涉烟监管 | 第36-39页 |
1. 建立辖区物流企业档案造册 | 第36-37页 |
2. 推动落实物流寄递验视工作 | 第37页 |
3. 全面落实物流企业和卷烟经营户异常名录公开 | 第37页 |
4. 通过分析业态销售手段从源头监管寄递售烟行为 | 第37-39页 |
5. 积极对物流企业及从业人员开展烟草法律宣传 | 第39页 |
(三) 加大经费投入,搭建信息情报获取平台 | 第39-41页 |
1. 有技巧地发展培养情报线人 | 第39页 |
2. 完善情报分析处理岗位设置 | 第39-40页 |
3. 加大监管技术设备投入 | 第40页 |
4. 鼓励卷烟规范经营的社会监督 | 第40-41页 |
(四)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执法震慑力 | 第41-43页 |
1. 认真分析培训需求,提高监管技能培训实效 | 第41页 |
2. 制定一线专卖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 第41页 |
3. 改进专卖监管考核方法 | 第41-43页 |
五、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