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X建筑企业的财务影响及应对策略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页 |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点 | 第12-15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4.3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4-15页 |
| 第2章 营改增概述 | 第15-19页 |
| 2.1 营业税与增值税概述 | 第15-16页 |
| 2.1.1 营业税的概念、特点及计税方法 | 第15页 |
| 2.1.2 增值税的概念、特点及计税方法 | 第15-16页 |
| 2.2 建筑业“营改增”的进程 | 第16-17页 |
| 2.3 建筑业实施“营改增”的背景 | 第17页 |
| 2.3.1 建筑业的营业税政策为营改增奠定基础 | 第17页 |
| 2.3.2 相关行业营改增的顺利 | 第17页 |
| 2.3.3 信息化建设为营改增提供有力的保障 | 第17页 |
| 2.4 建筑业实施“营改增”的意义 | 第17-19页 |
| 2.4.1 完善了增值税链条避免重复征税 | 第17页 |
| 2.4.2 对规范建筑业市场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 第17-18页 |
| 2.4.3 促使企业与国家形成“双赢”的局面 | 第18-19页 |
| 第3章 案例分析 | 第19-33页 |
| 3.1 X建筑企业的经营情况 | 第19-20页 |
| 3.2 X建筑企业的财务特征 | 第20-21页 |
| 3.2.1 工程项目单独核算 | 第20页 |
| 3.2.2 分层管理、分级核算、逐级汇总 | 第20-21页 |
| 3.2.3 核算方式的特殊性 | 第21页 |
| 3.2.4 成本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 第21页 |
| 3.3 X建筑企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 | 第21-23页 |
| 3.3.1 发票管理问题 | 第21-22页 |
| 3.3.2 增值税知识水平欠缺 | 第22页 |
| 3.3.3 进项税抵扣的问题 | 第22-23页 |
| 3.3.4 资金流的问题 | 第23页 |
| 3.4 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 第23-33页 |
| 3.4.1 营业收入的变化 | 第23-24页 |
| 3.4.2 营业成本的变化 | 第24-29页 |
| 3.4.3 税负的变化 | 第29-31页 |
| 3.4.4 主营业务利润的变化 | 第31-32页 |
| 3.4.5 对资产、负债的影响 | 第32页 |
| 3.4.6 对资金流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第4章 案例启示 | 第33-39页 |
| 4.1 X建筑企业具有代表性 | 第33-34页 |
| 4.1.1 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 第33页 |
| 4.1.2 规模较大,领域广泛 | 第33页 |
| 4.1.3 有较高的知名度 | 第33-34页 |
| 4.2 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建议 | 第34-36页 |
| 4.2.1 加强发票管理 | 第34页 |
| 4.2.2 加强对各业务人员的培训 | 第34-35页 |
| 4.2.3 加大进项税额的可抵扣性 | 第35-36页 |
| 4.2.4 加强资金管理 | 第36页 |
| 4.3 对税务机关的建议 | 第36-39页 |
| 4.3.1 做好“营改增”的宣传和落实 | 第36-37页 |
| 4.3.2 健全“营改增”的反馈机制 | 第37页 |
| 4.3.3 推出“营改增”过渡时期优惠政策 | 第37-39页 |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