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高性能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1页 | 
| 1.3 神经网络在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 1.3.1 神经网络在控制器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 1.3.2 神经网络在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 第12页 | 
| 1.3.3 神经网络在观测器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PMSM 矢量控制系统 | 第15-34页 | 
| 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 第15-16页 |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 2.2.1 坐标变换理论 | 第16-18页 | 
| 2.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方程 | 第18-19页 | 
|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第19-21页 | 
| 2.3.1 id= 0 的控制 | 第20页 | 
| 2.3.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系统 | 第20-21页 | 
| 2.4 电压空间矢量 SVPWM 技术 | 第21-27页 | 
| 2.5 PMSM 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平台 | 第27-33页 | 
| 2.5.1 PMSM 的建模与仿真 | 第27-32页 | 
| 2.5.2 PI 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基于 DSP 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实现 | 第34-49页 | 
| 3.1 系统硬件总体实现 | 第34-40页 | 
| 3.1.1 直流电源系统 | 第35页 | 
| 3.1.2 控制电路 | 第35-37页 | 
| 3.1.3 功率电路 | 第37-40页 | 
| 3.2 系统软件总体实现 | 第40-47页 | 
| 3.2.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 第40-41页 | 
| 3.2.2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第41-42页 | 
| 3.2.3 PWM 中断处理程序 | 第42-46页 | 
| 3.2.4 故障中断处理程序 | 第46-47页 | 
| 3.3 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递归神经网络控制器 | 第49-60页 | 
| 4.1 传统 PID 控制器 | 第49页 | 
| 4.2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第49-52页 | 
| 4.2.1 神经元的模型 | 第50-51页 | 
| 4.2.2 神经网络的结构 | 第51-52页 | 
| 4.2.3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 | 第52页 | 
| 4.3 递归神经网络控制器原理 | 第52-59页 | 
| 4.3.1 对角递归神经网络结构 | 第53-54页 | 
| 4.3.2 DRNN-PID 参数调整算法 | 第54-57页 | 
| 4.3.3 递归神经网络结构参数 | 第57-58页 | 
| 4.3.4 DRNN 复合 PID 控制器工作原理 | 第58-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基于 DRNN 复合 PID 控制的仿真研究 | 第60-66页 | 
| 5.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0-63页 | 
| 5.1.1 PMSM 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60-61页 | 
| 5.1.2 复合控制器建模 | 第61-63页 | 
| 5.2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器件发表的论文及获得成果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