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光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论文

激光微细加工表面机械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课题来源第11页
    1.3 激光加工表面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第11-14页
    1.4 激光加工表面机械性能研究的发展现状第14-17页
    1.5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激光微细加工实验设备第19-30页
    2.1 激光加工系统第19-20页
        2.1.1 激光器第19-20页
        2.1.2 四轴精密工作台系统第20页
    2.2 激光微细加工测量和检测系统第20-26页
        2.2.1 激光脉冲波形的测量第20-23页
        2.2.2 激光脉冲能量的测量第23-24页
        2.2.3 激光微细加工检测系统第24-26页
    2.3 加工实验参数和方案第26-29页
        2.3.1 加工方案的设计第26-27页
        2.3.2 工件材料的选择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激光微细加工温度场的模拟分析第30-45页
    3.1 激光加热冷却过程分析第30-38页
        3.1.1 影响材料对激光吸收的因素第30-32页
        3.1.2 物质对垂直入射激光的吸收过程第32-34页
        3.1.3 熔池形态的演化第34-36页
        3.1.4 材料表面激光快速加热熔化与凝固过程分析第36-38页
    3.2 激光加热温度场的计算第38-41页
        3.2.1 热传导方程第38-40页
        3.2.2 材料表面熔化时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3.3 温度场仿真第41-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分析第45-61页
    4.1 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第45-49页
        4.1.1 实验方案第45-46页
        4.1.2 实验仪器第46-49页
    4.2 金相组织分析第49-51页
        4.2.1 金相组织的结构组成第49-50页
        4.2.2 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熔凝层厚度分析第50-51页
    4.3 XRD分析第51-53页
    4.4 XPS分析第53-56页
    4.5 显微硬度分析第56-59页
        4.5.1 脉冲能量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第56-57页
        4.5.2 基体内部显微硬度的变化第57-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表面耐腐蚀性能研究第61-76页
    5.1 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第61-64页
        5.1.1 激光加工试件的实验方案第61-62页
        5.1.2 电化学试验的方案第62-63页
        5.1.3 实验仪器第63-64页
    5.2 65Mn钢样件的耐腐蚀性第64-68页
        5.2.1 电化学阻抗谱第64-65页
        5.2.2 动电位极化曲线第65-68页
    5.3 45 号钢样件的耐腐蚀性第68-71页
        5.3.1 电化学阻抗谱第68-69页
        5.3.2 动电位极化曲线第69-71页
    5.4 SUS301不锈钢样件的耐腐蚀性第71-75页
        5.4.1 电化学阻抗谱第72页
        5.4.2 动电位极化曲线第72-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表面残余应力研究第76-86页
    6.1 激光加工中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第76-77页
    6.2 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第77-79页
        6.2.1 实验方案第77-78页
        6.2.2 实验仪器第78-79页
    6.3 相同材料不同参数测量第79-80页
    6.4 相同材料不同方向测量第80-81页
    6.5 MATLAB分析第81-82页
    6.6 表面裂纹第82-84页
    6.7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大米蛋白胰蛋白酶酶解物中分离纯化免疫活性肽
下一篇:超细晶纯钛累积叠轧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