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1.2.1 标杆管理 | 第10-12页 |
| 1.2.2 银行评价指标体系 | 第12-15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页 |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 2 标杆银行理论探索 | 第18-24页 |
| 2.1 标杆银行的界定 | 第18-20页 |
| 2.1.1 标杆银行的定义 | 第18-19页 |
| 2.1.2 标杆银行的分类 | 第19-20页 |
| 2.2 银行核心竞争力和标杆管理理论 | 第20-23页 |
| 2.2.1 银行核心竞争力 | 第20-21页 |
| 2.2.2 标杆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 2.3 标杆银行理论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3 标杆银行建设与评选 | 第24-29页 |
| 3.1 国内开展标杆银行建设概况 | 第24-25页 |
| 3.2 银监会推进农商行“标杆银行”建设与评选 | 第25-27页 |
| 3.2.1“标杆银行”建设与评选的实践 | 第25-26页 |
| 3.2.2“标杆银行”建设与评选的意义 | 第26-27页 |
| 3.3 新浪财经开展银行综合评选及意义 | 第27-29页 |
| 4 无锡农商行标杆银行建设案例分析 | 第29-38页 |
| 4.1 无锡农商行基本情况 | 第29页 |
| 4.2 无锡农商行作为标杆银行的优势特色 | 第29-34页 |
| 4.2.1 资产规模稳步扩张 | 第29-30页 |
| 4.2.2 业务发展势头迅猛 | 第30-33页 |
| 4.2.3 风险管控高标准 | 第33-34页 |
| 4.3 无锡农商行建设标杆银行的实践经验 | 第34-36页 |
| 4.3.1 目标客户城镇化 | 第34页 |
| 4.3.2 金融服务综合化 | 第34-35页 |
| 4.3.3 负债理财化 | 第35-36页 |
| 4.3.4 贷款管理严谨化 | 第36页 |
| 4.4 无锡农商行标杆银行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 第36-38页 |
| 4.4.1 围绕本土化拓展业务空间,打造社区银行 | 第36-37页 |
| 4.4.2 围绕流程化提升内控水平,打造流程银行。 | 第37页 |
| 4.4.3 围绕信息化强化管理效能,打造精细化银行 | 第37-38页 |
| 5 农商行标杆银行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新构建 | 第38-49页 |
| 5.1 现行标杆银行评价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页 |
| 5.1.1 主观性较强 | 第38页 |
| 5.1.2 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 第38页 |
| 5.2 重构标杆银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 5.3 标杆银行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 第39-43页 |
| 5.3.1 综合实力指标 | 第39-41页 |
| 5.3.2 信誉指标 | 第41-42页 |
| 5.3.3 发展潜力指标 | 第42-43页 |
| 5.3.4 综合指标体系 | 第43页 |
| 5.4 标杆银行评价标准的验证:以江苏苏南农商行为例 | 第43-49页 |
| 5.4.1 因子分析模型 | 第43-44页 |
| 5.4.2 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 第44-46页 |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 6 进一步推进农商行标杆银行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第49-52页 |
| 6.1 夯实业务基础,推进多元化发展 | 第49页 |
| 6.2 创新营销渠道,促进业务增长 | 第49-50页 |
| 6.3 加强风险管理,健全风控机制 | 第50页 |
| 6.4 引进高端人才,完善培养机制 | 第50-51页 |
| 6.5 加强形象建设,放大品牌效应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