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弹幕用户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6页
第一章“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弹幕概述第16-22页
    第一节“使用与满足”理论概述第16-18页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界定第16-17页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现状第17-18页
    第二节 弹幕概述第18-21页
        一、弹幕的概念界定第18-19页
        二、弹幕的特征阐述第19-20页
        三、弹幕的现实走势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弹幕用户的群体特征分析第22-36页
    第一节 用户群体的结构性特征分析第22-27页
        一、基础分析:性别与年龄情况分析第22-25页
        二、关联分析:受教育程度差异分析第25-27页
    第二节 用户群体的行为性特征分析第27-32页
        一、频率分析:使用程度的差异第27-30页
        二、习惯分析:偏好类型的差异第30-32页
    第三节 用户群体的社会性特征分析第32-34页
        一、形成机制:表意性的需要第32-33页
        二、运行机制:共享文化的认同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弹幕用户的使用动机分析第36-43页
    第一节 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信息需要第36-39页
        一、用户最基本的需要:获取信息第36-38页
        二、用户深层次的需要:解释说明第38-39页
    第二节 社会化中的衍生需要——情感需要第39-41页
        一、权力化的演变:话语表达第39页
        二、社会性的本能:群体归属第39-41页
    第三节 个体成长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第41-42页
        一、“镜中我”的驱动:自我认知第41-42页
        二、理想价值的追求:角色期待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弹幕用户的需求满足分析第43-50页
    第一节 认知需求的满足:实时性强,信息量大第43-46页
        一、实时获取海量信息第43-45页
        二、深度扩展挖掘信息第45-46页
    第二节 情感需求的满足:归属感强,风险性低第46-48页
        一、群体归属的依托:虚拟社区第46-47页
        二、互动吐槽的前提:风险转移第47-48页
    第三节 价值需求的满足:原创性强,多成就感第48-49页
        一、自我理解的独特性第48-49页
        二、二次创作的升华性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弹幕功能的社会效应及发展趋势分析第50-56页
    第一节 弹幕功能传播的社会效应第50-53页
        一、积极效应第50-52页
        二、负面效应第52-53页
    第二节 完善弹幕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第53-55页
        一、从吐槽喧嚣走向理性表达:完善管理机制第53页
        二、从超重负荷走向合理可视:调节弹幕过载第53-54页
        三、从陌生虚拟走向存在真实:加强身份管理第54页
        四、从小众娱乐走向大众共享:开发直播节目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产权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下一篇:“剩女”媒介形象建构--基于新浪网“剩女”新闻报道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