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协作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页 |
1.2 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3 协作通信技术 | 第18-21页 |
1.4 无人机协作MIMO技术 | 第21-22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无人机空地信道建模 | 第23-31页 |
2.1 无人机编队三维信道模型 | 第23-24页 |
2.2 Kronecker积信道建模 | 第24-29页 |
2.2.1 大尺度衰落 | 第24-26页 |
2.2.2 小尺度衰落 | 第26-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无人机分布式MIMO同步技术 | 第31-43页 |
3.1 无人机分布式MIMO系统同步流程 | 第32-33页 |
3.2 无人机分布式MIMO同步算法 | 第33-39页 |
3.2.1 无线帧设计 | 第33-34页 |
3.2.2 定时同步 | 第34页 |
3.2.3 频偏估计 | 第34-36页 |
3.2.4 频偏纠正 | 第36-39页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无人机协作通信方式 | 第43-71页 |
4.1 全双工自适应DSTC编码协作 | 第43-49页 |
4.1.1 全双工协作模型 | 第43-44页 |
4.1.2 全双工编码原理 | 第44-46页 |
4.1.3 全双工中断概率 | 第46-49页 |
4.2 半双工自适应DSTC编码协作 | 第49-56页 |
4.2.1 半双工协作模型 | 第49-50页 |
4.2.2 半双工编码原理 | 第50-53页 |
4.2.3 半双工中断概率 | 第53-56页 |
4.3 协作分集 | 第56-60页 |
4.3.1 协作模型 | 第56-57页 |
4.3.2 协作分集原理 | 第57-60页 |
4.3.3 中断概率 | 第60页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0-69页 |
4.4.1 自适应DSTC编码协作仿真 | 第60-66页 |
4.4.2 协作分集仿真 | 第66-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波束成形技术 | 第71-87页 |
5.1 系统模型 | 第71-72页 |
5.2 基于波达角的波束成形 | 第72-74页 |
5.2.1 基本原理 | 第72页 |
5.2.2 波达角误差的影响 | 第72-74页 |
5.3 自适应DSTC编码协作波束成形 | 第74-82页 |
5.3.1 编码协作波束成形接收原理 | 第74-78页 |
5.3.2 中断概率仿真与比较 | 第78-79页 |
5.3.3 波达角误差对中断概率的影响 | 第79-82页 |
5.4 协作分集波束成形 | 第82-85页 |
5.4.1 协作分集波束成形接收原理 | 第82页 |
5.4.2 波达角误差对中断概率的影响 | 第82-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 第87-89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7-88页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