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联动”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研究--以浙江省萧山区G社区幸福助老工程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1页 |
第一节 选题由来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10-14页 |
一、关于社会工作者角色的研究 | 第10-12页 |
二、关于“三社联动”的研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说明 | 第14-17页 |
一、三社联动 | 第14-15页 |
二、社会工作者角色 | 第15-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一、调查方法 | 第17-19页 |
二、个案选择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幸福助老——一个“三社联动”的实践样本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幸福助老工程的由来与发展 | 第21-24页 |
一、G社区幸福助老工程的生成背景 | 第21-22页 |
二、G社区幸福助老工程的发展过程 | 第22-24页 |
第二节 G社区幸福助老工程的主要内容 | 第24-28页 |
一、构建网络化的助老服务主体 | 第24页 |
二、开展针对性的助老服务行动 | 第24-26页 |
三、整合多样化的助老服务资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幸福助老工程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 | 第28-34页 |
第一节“三社联动”制度安排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 | 第28-29页 |
一、各级政府的“三社联动”制度 | 第28页 |
二、制度安排中的社会工作者理想角色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幸福助老工程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 | 第29-34页 |
一、助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 第29-30页 |
二、帮助老年人自助的使能者 | 第30-31页 |
三、助老服务技能的培训师和教育者 | 第31页 |
四、服务需求的评估者 | 第31-32页 |
五、“三社联动”的传导者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幸福助老工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助老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遭遇的角色困境 | 第34-37页 |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 | 第34-35页 |
二、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欠缺 | 第35页 |
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同缺乏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社会工作者角色困境的生成原因 | 第37-42页 |
一、制度供给不足 | 第37-38页 |
二、专业人才和服务能力缺乏 | 第38-39页 |
(一)专业人才队伍缺乏 | 第38页 |
(二)社会工作者能力的欠缺 | 第38-39页 |
三、资源支持不足 | 第39-42页 |
(一)内部资源有限 | 第39-40页 |
(二)外部资源难以链接 | 第40页 |
(三)社会工作服务的影响力低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完善“三社联动”中社会工作者角色的对策 | 第42-49页 |
第一节 建构优势主导的“三社联动”机制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有效整合助老服务资源 | 第44-45页 |
一、建立专业主体协同机制 | 第44-45页 |
二、拓展和统筹助老服务资源 | 第45页 |
第三节 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同 | 第45-47页 |
一、提高社会工作者自我认同 | 第46-47页 |
二、提高政府或社会认同 | 第47页 |
第四节 加强制度建设 | 第47-49页 |
一、明确“三社联动”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 第47-48页 |
二、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体系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