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菲亚质量标准建立及改善睡眠作用研究
| 提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1.珐菲亚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 第13-19页 |
| 1.1 珐菲亚的化学成分 | 第13-16页 |
| 1.2 珐菲亚的药理活性 | 第16-18页 |
| 1.3 珐菲亚的栽培进展 | 第18-19页 |
| 2 睡眠的生理意义 | 第19-20页 |
| 2.1 正常睡眠 - 觉醒周期 | 第19页 |
| 2.2 睡眠的功能意义 | 第19-20页 |
| 2.3 睡眠剥夺的危害 | 第20页 |
| 3 睡眠—觉醒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 3.1 中枢神经递质调节 | 第20-22页 |
| 3.2 NO调节 | 第22页 |
| 3.3 细胞因子调节 | 第22-23页 |
| 3.4 肽类调节 | 第23页 |
| 4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 5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第二部分 珐菲亚质量标准建立 | 第25-41页 |
| 第一节 珐菲亚的水分、灰分、浸出物 | 第25-28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5页 |
| 2. 烘干法测定珐菲亚的水分 | 第25-26页 |
| 3. 珐菲亚的总灰分测定 | 第26页 |
| 4. 珐菲亚的浸出物测定 | 第26-28页 |
| 第二节 珐菲亚的氨基酸测定 | 第28-35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8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8-32页 |
| 2.1 色谱条件 | 第28-29页 |
| 2.2 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 2.3 氨基酸柱前衍生化 | 第29-30页 |
| 2.4 线性关系考察 | 第30-31页 |
| 2.5 精密度试验 | 第31页 |
| 2.6 重复性实验 | 第31页 |
| 2.7 稳定性试验 | 第31页 |
|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31-32页 |
| 2.9 样品测定 | 第32页 |
| 3 讨论 | 第32-35页 |
| 第三节 珐菲亚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建立 | 第35-41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5页 |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35-38页 |
| 2.1 色谱条件 | 第35页 |
| 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35-36页 |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6页 |
| 2.4 方法学考察 | 第36-38页 |
| 2.5 含量测定 | 第38页 |
| 3 讨论 | 第38页 |
| 4 指纹图谱建立 | 第38-40页 |
| 4.1 参照峰的选择 | 第38-39页 |
| 4.2 共有峰的标定及共有模式的建立 | 第39页 |
| 4.3 指纹峰的确认 | 第39-40页 |
| 4.4 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测 | 第40页 |
| 5 结果与讨论 | 第40-41页 |
| 第三部分 珐菲亚改善睡眠作用的研究 | 第41-59页 |
| 1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 2 实验药物及其配制 | 第41-42页 |
| 3 仪器与试剂 | 第42-43页 |
| 第一节 珐菲亚改善睡眠有效部位的研究 | 第43-46页 |
| 1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 第二节 珐菲亚水提物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 第46-48页 |
| 1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 第三节 珐菲亚水提物改善睡眠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 | 第48-50页 |
| 1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 第四节 珐菲亚水提物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50-59页 |
| 1 实验方法 | 第50-53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53-59页 |
| 讨论 | 第59-60页 |
| 结语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论文著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