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新形势下A银行潍坊分行操作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外对操作风险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对操作风险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框架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3.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6-17页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2 理论基础第18-30页
    2.1 操作风险的定义第18页
    2.2 操作风险的特征及原因第18-22页
        2.2.1 操作风险的特征第18-20页
        2.2.2 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0-22页
    2.3 操作风险事件的类别及重点环节第22-23页
        2.3.1 操作风险的类型分类第22页
        2.3.2 操作风险的业务分类第22-23页
    2.4 巴塞尔委员会的操作风险监管框架第23-27页
        2.4.1 操作风险监管框架的形成与演进第23-24页
        2.4.2 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原则第24-25页
        2.4.3 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要求第25-27页
    2.5 中国银监会的操作风险监管框架第27-30页
        2.5.1 中国银监会操作风险监管框架的形成与演进第27-28页
        2.5.2 银监会对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第28-29页
        2.5.3 银监会对操作风险管理计量的要求第29页
        2.5.4 批准实施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第29-30页
3 A银行潍坊分行操作风险管控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0-54页
    3.1 操作风险状况及分布第30-33页
        3.1.1 操作风险总体状况第30页
        3.1.2 操作风险分布状况第30-33页
    3.2 主要风险领域分析第33-49页
        3.2.1 个人金融领域风险分析第33-35页
        3.2.2 电子银行领域风险分析第35-37页
        3.2.3 信用卡领域风险分析第37-39页
        3.2.4 柜面运营领域风险分析第39-41页
        3.2.5 法人信贷领域风险分析第41-43页
        3.2.6 个人信贷领域风险分析第43-46页
        3.2.7 员工管理领域风险分析第46-47页
        3.2.8 信息科技领域风险分析第47-49页
    3.3 A银行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发展趋势第49-52页
        3.3.1 客户银行卡资金被盗风险还将持续多发第49-50页
        3.3.2 冒名办理信用卡套现或恶意透支风险比较突出第50页
        3.3.3 企业客户以虚假资料、抵质押物、担保骗取信贷资金第50页
        3.3.4 基层员工参与过桥垫资,致使信用风险延期暴露第50-51页
        3.3.5 资金掮客利用银行平台进行资本运作,把风险转嫁给银行第51页
        3.3.6 基层机构负责人挪用资金风险事件占比较高第51-52页
        3.3.7 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受贿构成刑事犯罪第52页
    3.4 主要原因分析第52-54页
        3.4.1 流程和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制度执行力不强第52-53页
        3.4.2 对员工特别是基层机构负责人管控有效性不够第53页
        3.4.3 监督检查有效性不足,责任追究力度不够第53-54页
4 A银行潍坊分行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评价第54-65页
    4.1 操作风险评价概述第54页
    4.2 操作风险评价流程第54-55页
    4.3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55页
        4.3.1 连续性第55页
        4.3.2 科学性和可测性第55页
        4.3.3 实用性第55页
    4.4 评价指标明确设定与解析第55-58页
        4.4.1 人员因素第56-57页
        4.4.2 内部流程第57页
        4.4.3 系统缺陷第57-58页
        4.4.4 外部事件第58页
    4.5 层次分析法评价A银行潍坊分行的操作风险第58-63页
        4.5.1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第58-60页
        4.5.2 层次一致性检验第60-62页
        4.5.3 层次总排序第62-63页
    4.6 A银行潍坊分行风险评价结果第63-65页
5 A银行潍坊分行操作风险管控改进研究第65-71页
    5.1 明确A银行潍坊分行操作风险管理目标和思路第65页
    5.2 A银行操作风险管控的主要内容第65-66页
    5.3 A银行操作风险管控的建议第66-69页
        5.3.1 切实加强基层机构管理第66页
        5.3.2 加强操作风险报告、调查分析和问责力度第66-67页
        5.3.3 针对性地加强重点领域操作风险管控第67-69页
        5.3.4 加强重点岗位人员操作风险防控第69页
        5.3.5 加强操作风险事件处置第69页
    5.4 对A银行潍坊分行操作风险计量的建议第69-71页
        5.4.1 建立覆盖集团范围的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体系第69-70页
        5.4.2 建立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计量和管理体系第70页
        5.4.3 评价结果要纳入经济资本计量和绩效考核第70-71页
6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银行H分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基金代销业务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