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城市社区应急研究的重要性 | 第11页 |
1.1.2 城市社区应急研究的迫切性 | 第11-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1.4.1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2 难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1.1 城市社区 | 第16-17页 |
2.1.2 社区应急能力研究 | 第17-19页 |
2.1.3 社区应急协同治理 | 第19-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协同学 | 第21页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善治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社区应急协同治理典例经验借鉴 | 第24-31页 |
3.1 美国“减灾型”社区 | 第24-25页 |
3.1.1 完善的组织体系下的多主体参与 | 第24页 |
3.1.2 合理的协调机制 | 第24-25页 |
3.1.3 居民的积极有效参与 | 第25页 |
3.2 日本“耐灾社区” | 第25-27页 |
3.2.1 “耐灾社区” | 第25页 |
3.2.2 应急宣传教育 | 第25-26页 |
3.2.3 社区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 | 第26页 |
3.2.4 完善法定的应急体系 | 第26-27页 |
3.3 英国社区综合应急治理 | 第27-28页 |
3.3.1 地方应急管理机构主导下的多元协作 | 第27页 |
3.3.2 “金、银、铜”三级应急处置机制 | 第27页 |
3.3.3 综合广泛的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机制 | 第27-28页 |
3.4 香港“安全社区” | 第28-29页 |
3.4.1 “安全社区” | 第28页 |
3.4.2 应急队伍专业化 | 第28-29页 |
3.4.3 宣传培训机制促进居民参与 | 第29页 |
3.5 国内外城市社区应急协同治理的经验借鉴 | 第29-31页 |
3.5.1 明确规定社区应急组织体系,多元治理主体体系完整 | 第29页 |
3.5.2 政府引导下的多主体间有效协作机制 | 第29-30页 |
3.5.3 社区居民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强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城市社区应急协同治理的现状与问题——以西安市H社区为例 | 第31-47页 |
4.1 H社区应急治理现状 | 第31-35页 |
4.1.1 H社区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4.1.2 H社区应急治理基本情况 | 第32-34页 |
4.1.3 H社区应急治理工作情况总体评估 | 第34-35页 |
4.2 城市社区应急协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42页 |
4.2.1 应急意识不强的问题 | 第35-37页 |
4.2.2 应急组织体制缺失冲突问题 | 第37-38页 |
4.2.3 有效协作机制不当的问题 | 第38-40页 |
4.2.4 居民参与不畅问题 | 第40-42页 |
4.3 城市应急协同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7页 |
4.3.1 应急意识不强的原因 | 第42-43页 |
4.3.2 应急体制缺失冲突的原因 | 第43-44页 |
4.3.3 有效协作不当的原因 | 第44-45页 |
4.3.4 居民参与不畅的原因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改进城市社区应急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 | 第47-53页 |
5.1 宣传教育常规化,培育应急文化 | 第47-49页 |
5.1.1 社区组织搭建智能信息宣传平台 | 第47页 |
5.1.2 划分单元模块,小模块内自主教育 | 第47-48页 |
5.1.3 开设应急专业培训机构,加强实战演练 | 第48-49页 |
5.1.4 推广普及家庭紧急救援物资储备 | 第49页 |
5.2 建立社区多主体应急治理体系 | 第49-50页 |
5.2.1 法制保障,明确应急多元参与组织体系 | 第49页 |
5.2.2 专岗专任实现社区应急指挥一体化 | 第49-50页 |
5.2.3 培育社区多主体成长 | 第50页 |
5.3 构建相互协作的应急网络 | 第50-51页 |
5.3.1 完善社区应急资金保障机制 | 第50页 |
5.3.2 建立社区应急监督评估机制 | 第50-51页 |
5.3.3 成立社区紧急救援队 | 第51页 |
5.4 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应急治理,组织优化应急资源 | 第51-53页 |
5.4.1 制度化保障居民参与社区应急 | 第51-52页 |
5.4.2 促进居民间日常交流,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 | 第52页 |
5.4.3 培育居民应急参与治理技能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一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