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周期节律蛋白PER1概述 | 第10-14页 |
1.1.1 PER1的基本结构 | 第10-11页 |
1.1.2 PER1与周期节律 | 第11-13页 |
1.1.3 PER1的多样功能 | 第13-14页 |
1.2 p53与细胞增殖 | 第14-17页 |
1.2.1 p53的结构和功能 | 第14-16页 |
1.2.2 p21与细胞周期 | 第16-17页 |
1.3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3.1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过表达PER1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0-3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0-23页 |
2.2.1 仪器 | 第20-21页 |
2.2.2 试剂 | 第21-2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2.3.1 Flag-Per1质粒构建 | 第23-24页 |
2.3.2 质粒连接、鉴定 | 第24-26页 |
2.3.3 质粒提取[143] | 第26-27页 |
2.3.4 细胞培养 | 第27页 |
2.3.5 质粒表达载体的细胞转染 | 第27页 |
2.3.6 MTT检测细胞增殖 | 第27-28页 |
2.3.7 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细胞周期 | 第2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2.4.1 过表达PER1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2 过表达PER1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29-31页 |
2.5 小结 | 第31-32页 |
3 PER1对p21转录活性的影响 | 第32-43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32-33页 |
3.2.1 仪器 | 第32页 |
3.2.2 试剂 | 第32-33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3.3.1 shPer1质粒构建 | 第33-34页 |
3.3.2 质粒提取 | 第34页 |
3.3.3 细胞培养 | 第34页 |
3.3.4 质粒表达载体的细胞转染 | 第34页 |
3.3.5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第34-35页 |
3.3.6 反转录PCR实验[144] | 第35-36页 |
3.3.7 实时定量PCR实验 | 第36-3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3.4.1 过表达PER1对p21-Luc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2 过表达PER1对p21 mRNA水平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3 p53在PER1对p21-Luc激活过程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4 PER1与p53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43-57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仪器与试剂 | 第43-45页 |
4.2.1 仪器 | 第43页 |
4.2.2 试剂 | 第43-45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4.3.1 细胞培养 | 第45页 |
4.3.2 质粒表达载体的细胞转染 | 第45-46页 |
4.3.3 免疫荧光实验 | 第46-47页 |
4.3.4 哺乳动物双杂交实验 | 第47页 |
4.3.5 考马斯亮蓝法蛋白质定量实验[143] | 第47页 |
4.3.6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第47-49页 |
4.3.7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 第4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4.4.1 PER1和p53在HEK-293T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 第50-51页 |
4.4.2 PER1和p53在MCF-7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 第51-53页 |
4.4.3 PER1和p53在MCF-7细胞中亚细胞定位 | 第53-54页 |
4.4.4 PER1和p53相互作用区域 | 第54-55页 |
4.4.5 梯度过表达PER1对p53蛋白水平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