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密码的加密与解密论文

无线网络中基于共享密钥的轻量级匿名认证协议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第18-19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9-22页
第二章 匿名身份认证相关技术第22-32页
    2.1 匿名身份认证相关概念第22-23页
    2.2 匿名认证算法介绍第23-30页
        2.2.1 基于共享密钥的匿名认证算法第23-25页
        2.2.2 基于非共享密钥的匿名认证算法第25-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Li匿名认证协议安全缺陷分析第32-42页
    3.1 Li匿名认证协议介绍第32-33页
        3.1.1 协议简介第32页
        3.1.2 协议交互过程第32-33页
    3.2 攻击者模型第33-34页
        3.2.1 Dolev-Yao模型第34页
        3.2.2 增强的Dolev-Yao模型第34页
    3.3 Li匿名认证协议安全缺陷第34-41页
        3.3.1 安全缺陷理论分析第34-37页
        3.3.2 安全缺陷实验证明第37-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改进Li协议的匿名认证协议设计第42-52页
    4.1 Li匿名认证协议缺陷改进第42-43页
        4.1.1 原协议安全缺陷因素第42页
        4.1.2 原协议安全缺陷改进方法第42-43页
    4.2 改进的匿名认证协议设计第43-46页
        4.2.1 设计思想第43页
        4.2.2 协议交互过程第43-45页
        4.2.3 用户分组大小的选取第45-46页
    4.3 协议安全性分析第46-50页
        4.3.1 安全性分析第46-48页
        4.3.2 安全性对比第48-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协议实现与性能分析第52-62页
    5.1 协议实现第52-55页
        5.1.1 用户端程序第52-53页
        5.1.2 服务器端程序第53-55页
    5.2 性能分析第55-60页
        5.2.1 测试环境第55页
        5.2.2 实验结果分析第55-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工作总结第62-63页
    6.2 未来研究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pinal码译码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计算复杂度受限的视频编码率失真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