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13页 |
第一章 天人视野的必要与必然性 | 第13-34页 |
(一) 孔子的儒者身份本身就是远古天人思想的传承者 | 第13-16页 |
(二) 孔子思想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天人观念 | 第16-28页 |
(三) 《诗经》中的天人世界内在地要求一个广阔的天人视野 | 第28-31页 |
(四) 天人视野是"兴观群怨"混沌性的内在要求 | 第31-34页 |
第二章 孔子天人视野下的"兴观群怨" | 第34-49页 |
(一) 时刻呈现宇宙生机与流动的"兴" | 第37-40页 |
(二) 在天人间流动的"观" | 第40-43页 |
(三) 不断超越的"群" | 第43-44页 |
(四) 生命崇高之"怨" | 第44-49页 |
第三章 结合《诗经》考察孔子"兴观群怨"说中的天人视野 | 第49-63页 |
(一) "兴"显露的天人思想 | 第49-54页 |
(二) "观"呈现的天人视野 | 第54-57页 |
(三) "群"中的天人合一 | 第57-59页 |
(四) "怨"中的生命之痛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