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1.1 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意义 | 第9-10页 |
1.1.2 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的目标 | 第10-11页 |
1.2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1-13页 |
1.2.1 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外现行诊断在应用中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 课题的提出与要求 | 第13-15页 |
1.3.1 课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3.2 课题的要求 | 第14-15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高线轧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16-26页 |
2.1 安钢高线轧机系统设备现状 | 第16页 |
2.2 安钢高线轧机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振动诊断系统方案设计 | 第16-17页 |
2.3 监测与诊断对象的确定 | 第17-18页 |
2.4 监测参数的确定 | 第18-19页 |
2.5 测点选择方案 | 第19-22页 |
2.6 测定周期的确定 | 第22-23页 |
2.7 确定评判标准 | 第23-26页 |
3. 系统硬件组成 | 第26-35页 |
3.1 概述 | 第26页 |
3.2 传感器 | 第26-30页 |
3.2.1 传感器的结构 | 第27-28页 |
3.2.2 传感器的安装 | 第28-29页 |
3.2.3 选用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 第29-30页 |
3.3 信号调理仪 | 第30-32页 |
3.3.1 信号调理仪的选型 | 第30-31页 |
3.3.2 信号调理仪的指标 | 第31-32页 |
3.4 A/D板 | 第32-33页 |
3.5 工控机 | 第33-35页 |
4.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5-53页 |
4.1 软件基本需求及开发方式的确定 | 第35-37页 |
4.1.1 软件系统结构 | 第36页 |
4.1.2 原型法开发技术 | 第36-37页 |
4.2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4.3 采集服务器软件设计 | 第38-45页 |
4.3.1 A/D通道选择 | 第38-40页 |
4.3.2 A/D触发控制 | 第40页 |
4.3.3 采集模块 | 第40-42页 |
4.3.4 数据滤波模块 | 第42页 |
4.3.5 报警处理模块 | 第42-44页 |
4.3.6 参数设置模块 | 第44-45页 |
4.4 诊断系统客户端 | 第45-53页 |
4.4.1 时域分析 | 第45-47页 |
4.4.2 频域分析 | 第47-48页 |
4.4.3 灰色故障诊断 | 第48-51页 |
4.4.4 专家系统 | 第51-53页 |
5. 远程在线监测技术方案 | 第53-57页 |
5.1 远程在线监测网络结构 | 第53页 |
5.2 网络功能实现 | 第53-57页 |
6. 课题实施与现场状况 | 第57-60页 |
6.1 课题的实施 | 第57页 |
6.2 现场状况 | 第57-60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60-62页 |
7.1 结论 | 第60页 |
7.2 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