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1. 引言 | 第8-13页 |
| 1.1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1.1.1 负极材料 | 第8-10页 |
| 1.1.2 正极材料 | 第10-11页 |
| 1.2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2-13页 |
| 2 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及密度泛函理论 | 第13-20页 |
| 2.1 概述 | 第13-14页 |
| 2.2 从头计算方法 | 第14-17页 |
| 2.2.1 分子轨道法的三个基本近似 | 第14-16页 |
| 2.2.2 从头计算方法原理 | 第16页 |
| 2.2.3 从头计算方法的误差 | 第16-17页 |
| 2.3 密度泛函理论(DFT)基础 | 第17-20页 |
| 3. 模型和基组的选择 | 第20-28页 |
| 3.1 模型的选择 | 第20-26页 |
| 3.1.1 模型的选取原则和依据 | 第20页 |
| 3.1.2 模型的选取 | 第20-21页 |
| 3.1.3 坐标的建立 | 第21页 |
| 3.1.4 基组的选择 | 第21-26页 |
| 3.1.5 模型的计算 | 第26页 |
| 3.2 氢饱和效应 | 第26-28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28-55页 |
| 4.1 锂锰氧化物 | 第28-39页 |
| 4.1.1 能量的分析 | 第28-29页 |
| 4.1.2 原子净电荷分析 | 第29-34页 |
| 4.1.3 原子重叠集居数分析 | 第34-36页 |
| 4.1.4 平均嵌入电压的研究 | 第36-39页 |
| 4.2 层状化合物 | 第39-50页 |
| 4.2.1 能量分析 | 第39-40页 |
| 4.2.2 原子的净电荷分析 | 第40-44页 |
| 4.2.3 原子重叠集居数分析 | 第44-47页 |
| 4.2.4 平均嵌锂电压的计算 | 第47-50页 |
| 4.3 掺杂锂锰氧化物的研究 | 第50-55页 |
| 4.3.1 能量分析 | 第50-51页 |
| 4.3.2 体系净电荷分析 | 第51-52页 |
| 4.3.3 原子重叠集居数分析 | 第52-55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