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协调评价 | 第13-14页 |
1.2.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协调优化 | 第14-15页 |
1.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辅助决策与仿真 | 第15-16页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6-17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7-22页 |
1.3.1 论文研究思路与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3.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协调性问题 | 第22-36页 |
2.1 协调性含义及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1.1 协调性含义及系统协调综述 | 第22-23页 |
2.1.2 系统协调的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2.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协调性 | 第24-26页 |
2.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协调性涵义 | 第24-25页 |
2.2.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协调问题的构成 | 第25-26页 |
2.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协调性问题分析 | 第26-30页 |
2.3.1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协调的主要手段 | 第26-28页 |
2.3.2 线路运营协调的总体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2.3.3 影响要素对线路运营协调性的作用关系 | 第29-30页 |
2.4 实现线路运营协调的基础 | 第30-34页 |
2.4.1 实现线路运营协调的方法基础 | 第30-31页 |
2.4.2 实现线路运营协调的技术手段 | 第31-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线路运营协调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36-56页 |
3.1 面向辅助决策的指标体系的分析 | 第36-38页 |
3.1.1 指标体系的适应性分析 | 第36页 |
3.1.2 线路运营协调性指标体系的特点与要求 | 第36-37页 |
3.1.3 线路运营协调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过程 | 第37-38页 |
3.2 线路运营协调性主题分析与子问题划分 | 第38-42页 |
3.2.1 线路运营协调主题分析 | 第38-41页 |
3.2.2 线路协调性子问题划分 | 第41-42页 |
3.3 线路运营协调指标集的构建 | 第42-47页 |
3.3.1 面向换乘站运营协调子问题的指标集构建 | 第42-45页 |
3.3.2 面向“区段”运营协调子问题的指标集构建 | 第45-47页 |
3.4 评价指标集的精炼 | 第47-55页 |
3.4.1 指标精炼的目的和方法 | 第47-48页 |
3.4.2 评价指标的聚类 | 第48-50页 |
3.4.3 典型指标变量的选取 | 第50-51页 |
3.4.4 线路运营协调性指标的精练 | 第51-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协调性分析与评价 | 第56-72页 |
4.1 线路运营协调性分析概述 | 第56-57页 |
4.1.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协调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56页 |
4.1.2 协调性关键因素识别的思路和一般方法 | 第56-57页 |
4.2 “区段”运营协调性关键要素识别方法 | 第57-58页 |
4.2.1 “区段”运营协调子问题的特点 | 第57-58页 |
4.2.2 运能需求匹配度均衡性指数的运用 | 第58页 |
4.3 换乘站运营协调性关键要素识别的方法 | 第58-62页 |
4.3.1 运营协调性指标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58-59页 |
4.3.2 敏感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第59-62页 |
4.4 实例-线路运营协调性关键要素识别 | 第62-67页 |
4.4.1 问题描述 | 第62页 |
4.4.2 “区段”运营协调子问题分析 | 第62页 |
4.4.3 换乘站运营协调关键要素识别 | 第62-67页 |
4.5 评价指标处理与评价方法 | 第67-71页 |
4.5.1 评价指标的处理 | 第67-68页 |
4.5.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68-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基于仿真的分析与评价系统设计与实例研究 | 第72-90页 |
5.1 基于仿真的协调性分析评价业务流程 | 第72-74页 |
5.1.1 基于仿真技术的分析评价的特点 | 第72页 |
5.1.2 基于仿真的分析评价流程图 | 第72-74页 |
5.2 协调分析与评价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 第74-79页 |
5.2.1 协调分析与评价系统的构成 | 第74-75页 |
5.2.2 仿真实验方案的构建 | 第75-76页 |
5.2.3 仿真指标管理 | 第76-79页 |
5.3 仿真实例研究 | 第79-88页 |
5.3.1 仿真实例基本信息 | 第79-81页 |
5.3.2 评价方案设计 | 第81-82页 |
5.3.3 仿真实验过程 | 第82-84页 |
5.3.4 指标计算结果及处理 | 第84-85页 |
5.3.5 指标计算结果及处理 | 第85-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第9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作者简介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