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D36船板钢热变形过程中再结晶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船板钢概述 | 第10-15页 |
1.1.1 船板钢的发展概况 | 第10页 |
1.1.2 船板钢的分类及成分要求 | 第10-12页 |
1.1.2.1 船板钢的分类 | 第10-11页 |
1.1.2.2 船板钢化学成分要求 | 第11-12页 |
1.1.3 船板钢的一般性能特点 | 第12页 |
1.1.4 船板钢的生产工艺特点 | 第12-15页 |
1.1.4.1 船板钢的控制轧制工艺 | 第12-13页 |
1.1.4.2 船板钢的控制冷却工艺 | 第13-14页 |
1.1.4.3 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的控制 | 第14-15页 |
1.1.5 我国船板钢的技术进步及存在问题 | 第15页 |
1.1.6 我国船板钢的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2 稀土在钢中的应用概述 | 第15-18页 |
1.2.1 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制 | 第16-17页 |
1.2.2 稀土在国外的应用历史 | 第17页 |
1.2.3 稀土在国内的应用历史 | 第17页 |
1.2.4 稀土钢的发展前景 | 第17-18页 |
1.3 探讨稀土在船板钢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1.3.1 稀土对钢低温冲击韧性的作用 | 第18页 |
1.3.2 稀土与钢中微量合金元素的作用 | 第18页 |
1.3.3 稀土对船板钢耐腐蚀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4 稀土对船板钢高温热塑性的影响 | 第19页 |
1.3.5 稀土对船板钢焊接性能的影响 | 第19页 |
1.4 钢的再结晶行为 | 第19-21页 |
1.4.1 动态再结晶行为 | 第19-20页 |
1.4.2 静态再结晶行为 | 第20页 |
1.4.3 多道次轧制过程中的超细晶控制 | 第20-21页 |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22页 |
2 实验研究内容 | 第22-27页 |
2.1 实验材料及化学组成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实验设备 | 第22-23页 |
2.2.2 样品制备 | 第23页 |
2.3 实验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23-27页 |
2.3.1 热模拟单、双道次实验 | 第24-25页 |
2.3.2 多道次实验方案 | 第25-26页 |
2.3.3 显微组织观察 | 第26-27页 |
3 稀土对单、双道次再结晶行为的研究 | 第27-40页 |
3.1 实验钢原始锻坯组织分析 | 第27-28页 |
3.2 单道次与双道次热模拟实验分析 | 第28-35页 |
3.2.1 单道次热变形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第28-31页 |
3.2.2 稀土对静态再结晶的影响 | 第31-35页 |
3.2.2.1 静态再结晶软化率的测定 | 第31页 |
3.2.2.2 软化率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3.2.2.3 静态再结晶的行为分析 | 第32-35页 |
3.3 析出相的分布及种类 | 第35-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4 稀土对热模拟多道次轧制实验的研究 | 第40-47页 |
4.1 多道次细化晶粒轧制实验制定 | 第40-42页 |
4.1.1 多道次制定依据 | 第40-41页 |
4.1.2 多道次方案的制定 | 第41-42页 |
4.2 多道次细化晶粒轧制实验分析 | 第42-46页 |
4.2.1 多道次真应力-真应变分析 | 第42-44页 |
4.2.2 多道次变形中应变能的积累分析 | 第44-46页 |
4.3 小结 | 第46-47页 |
5 稀土对热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47-57页 |
5.1 稀土对单道次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47-48页 |
5.2 多道次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 | 第48-55页 |
5.2.1 多道次变形中金相组织及晶粒分布 | 第48-51页 |
5.2.2 多道次变形中显微组织的演变 | 第51-55页 |
5.2.2.1 稀土对铁素体组织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2.2 稀土对珠光体数量及形态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 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