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死刑在中国的适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 第9-13页 |
(一) 死刑在中国的历史延革 | 第9-10页 |
(二) 死刑的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1. 世界范围内的死刑适用情况 | 第10-11页 |
2. 当代中国的死刑政策 | 第11-13页 |
二、死刑限制适用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24页 |
(一) 死刑限制适用有利于保护基本人权 | 第13-14页 |
(二) 死刑的威慑力有限,限制适用有利于防止死刑扩大化 | 第14-19页 |
(三) 死刑限制适用与犯罪预防 | 第19-21页 |
(四) 死刑限制适用可以减少错杀现象 | 第21-22页 |
(五) 死刑限制适用有利于保护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权利 | 第22-24页 |
三、死刑限制适用的基本途径 | 第24-39页 |
(一) 立法上的限制 | 第24-27页 |
(二) 司法上的控制 | 第27-29页 |
1. 从微观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 第28页 |
2. 从程序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 第28页 |
3.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限制死刑的适用 | 第28-29页 |
(三) 从政策的调控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 第29-33页 |
(四) 死刑的限制适用与民意引导 | 第33-39页 |
四、保留借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限制死刑的适用 | 第39-42页 |
(一) 福祸下的赦宥观 | 第39-40页 |
(二) 盛世观和仁政观 | 第40页 |
(三) 顺时而杀观 | 第40页 |
(四) 天人合一观 | 第40-41页 |
(五) 报应观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